图为徐金宝老师的捐赠书。通讯员 供图
“徐老师有大爱,一路走好!”“还记得你在运动场挥洒汗水的样子,殊不知已是永别!”……
得知徐金宝老师因病去世的消息后,从4日凌晨到5日清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群里师生留言络绎不绝,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缅怀这位阳光、谦逊的好老师,同时也为他捐赠眼角膜和遗体的伟大善举深深感动。
“哪怕自己走了,也要用自己的身体,给学生上最后一课。”徐金宝曾坚定而果断地对妻子程娜说。
38岁的徐金宝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位教师。他也是2个孩子的父亲,热爱生活、喜欢运动,参加马拉松、陪着孩子户外运动的场景是他微信朋友圈永恒的主题。
图为徐金宝老师(右)和学生合影。通讯员 供图
去年12月,距离徐金宝确诊胆管癌仅3个月时间,他认真地对程娜说:“如果我去世了,我想捐赠眼角膜和遗体,希望得到你的同意。”看着眼前因生病化疗而日益憔悴的丈夫,程娜最终选择支持他的决定。
“我知道他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他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也给自己的两个孩子上最后一课。”程娜说。
“我跟妈妈和婆婆说,你们的儿子在做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是我们全家人的榜样和骄傲。以后等孩子长大了,我也会告诉他们,你们的爸爸奉献了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程娜忍着巨大的悲痛,用尽量委婉的语言向家里长辈解释丈夫的这个决定。
6月4日凌晨4时许,一直处于昏迷,和病痛顽强抵抗的10个月的徐金宝离世。程娜全程见证丈夫捐赠眼角膜的过程,又亲自随车将他的遗体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在我们接收的遗体里,大都是60岁-90岁的为主。像徐老师这样的年纪,确实比较少见。”浙江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里的一位老师这样说。
图为徐金宝老师和家人在一起。通讯员 供图
徐老师还太年轻,他的过早离开,无不让身边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4日凌晨接到噩耗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仇芳一时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真没想过会这么快!明明还这么年轻!”她还记得,去年10月5日,她收到来自徐金宝的微信,为近期不能正常工作表示歉意。可仅仅6天后,回家休养的徐金宝就第一时间选择回到学校。“我劝过他,身体第一,一些班导师、工会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专心治疗。但他说想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真心热爱的工作。上个学期,哪怕边工作边化疗、头发直掉,他都没有向学院提出过什么诉求。”仇芳回忆道。
图为师生在群里缅怀悼念徐金宝老师。通讯员 供图
工作中的徐金宝特别拼、特别努力。2019年9月,他入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从事水性涂料、胶粘剂和空气净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5年时间里,他累积获授权专利32项,发表论文11篇,起草浙江制造标准1项、团体标准6项,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5项。同时,以他为主要成员的教学团队获得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本科组三等奖、市第二届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比赛本科组三等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