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罗啊,政策处理是门大学问,你刚毕业经验不足,以后多学习会有所提升的。”三门珠岙镇石马村驻村干部罗鸣寰作为一名刚入职的00后年轻干部,对政策处理工作知之甚少,在珠岙镇石马村的征迁工作中,他连续上门三四户人家均无法谈拢。老干部包照钗得知这一情况,主动带其上门做工作,既讲政策又讲人情,最后顺利完成一份份征迁工作,包照钗用亲身行动给这位新收的弟子上了一堂宝贵的“政策处理工作实践课”。
针对年轻干部基层经验缺乏、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三门县引导“银雁导师”助力村社干部“雁阵”培育工程,邀请老干部组成银龄干部导师团,实施师徒帮带模式,采取“梳理重点+现场破难+交流总结”的方法,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疑难杂症”。近日,珠岙镇举行新老驻村“银青结对”仪式上,26名年轻驻村干部各自找到了成长路上的“银辉”导师,包照钗便是罗鸣寰的“银雁导师”。
“老干部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智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青年干部,能与他们结对,互学互助,是我的荣幸。”罗鸣寰说。
以“初心”传帮带,争当“掌舵手”,结对后,由老干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工程现场等一线场所,熟悉民情民意,融入驻村帮扶工作。
无独有偶,浦坝港镇也设立了“浦功英”银龄导师团,通过工作例会、“初心讲堂”等方式,帮助年轻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培养干事精神、激发做事动力,为“三支队伍”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据悉,三门县一直致力于挖掘一批经验丰富、能力过硬、作风踏实的老干部,组建“银雁导师库”,截至目前,全县已结对110对“银青师徒”,入户走访开展各类服务600余次,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200多个,办结满意率达95%以上。
“建立‘银雁导师库’既是为了完善银色人才库,也是为了给仍有干劲的银色人才搭建平台发挥余热,为年轻干部填补经验不足的弱势,为其成长‘搭梯子’。”三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梅志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