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安康来。
赛龙舟、吃粽子、栓五色丝线、画额、喝雄黄酒……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端午习俗。
杭州姑娘小吴过端午,家中长辈会准备五种带“黄”的食物,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食五黄,寓意驱赶虫害,祈求家人身体健康。”
在宁波,端午的习俗又有不同:相传旧时,毛脚女婿(即准女婿)或新媳妇上门拜访,端午礼担中除了鸡鹅、鱼肉外,乌馒头也是必备一项。习俗流传至今,宁波人当天要品尝特色乌馒头,才算过端午。
舟山的端午节习俗和宁波相似,悬挂菖蒲、艾草,吃粽子,还要吃乌馒头和“五黄六白”等特色食物。当地人还会挂上端午香袋,在孩子的手腕上系上五彩线。
净慈寺香囊 章然摄
净慈寺香囊 章然摄
温州瑞安的端午龙舟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每年端午呈现“千帆竞渡,万人空巷”的壮阔场面。对于温州孩子来说,端午放学后,最开心的莫过于去观看一场酣畅淋漓的龙舟赛。
……
丽水人小黄说,他们过端午,家家户户要吃“卷饼”:“一张面皮,里面包上四季豆、豆芽、豆腐干丝等,很鲜的。”这是属于他的端午记忆。
从食物到赛龙舟,端午的仪式感体现在浙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的端午有什么样特别的习俗?端午节打算怎么过?有什么样的回忆?
即日起至6月6日中午12点,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净慈寺发起“我的端午习俗”故事征集活动,在潮新闻互动社区“钱报朋友圈”分享你的家乡端午节习俗或者端午节的故事回忆,我们将从中优选出50位幸运读者,每人将获得净慈寺粽子和香囊组合。
分享的内容最好有图有故事,图越多,故事越有趣,越有可能获奖。
净慈寺香囊 章然摄
净慈寺香囊 受访者提供
净慈寺表示,净慈寺的香囊用天然香料磨制成粉,装在精美的香袋里面。可随身携带或挂于床头门窗口,也可做包挂车挂等。香囊气味芳香,有净化空气、提神醒脑、驱虫避秽,祈福纳祥等功效。香粉的配料是艾粉,佩兰,藿香,丁香,迷迭香,沉粉,冰片等。粽子是素馅,原料选用最优级别,从挑选到淘洗、炖煮,每天有不少义工在忙碌粽子事宜,他们不仅热心,而且都持健康证上岗,认真负责完成分配的工作。
“这次我们的粽子和香囊将分别用于慰问杭州市第一福利中心的安养老人和工作人员,西湖景区辛勤的环卫工人和执勤的警务人员(交警、辅警),以及潮新闻的热心读者朋友。希望大家惜物惜福,不要浪费。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食用。传递惜福珍惜食材的观念。”净慈寺法师说。
净慈寺往年粽子模样 受访者提供
净慈寺往年粽子模样 受访者提供
净慈寺香囊 章然摄
如何来潮新闻客户端“钱报朋友圈”分享端午习俗故事?
1)如果你是潮新闻的老用户
直接扫“钱报朋友圈”二维码到达朋友圈页面,点击“+”号,就能发帖。也欢迎在朋友圈走走看看,已经有不少读者在活动之前就分享了腊八故事。
2)如果你是潮新闻的新朋友
1.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2.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潮客”按钮;
3.点击浮窗蓝底白色符号“+”;
4.在新打开页面书写“端午习俗故事”和贴图(图片最多9张);
5.选择圈子“钱报朋友圈”;
6.点击“发布”或“发布作品”,发圈成功,小编在后台就能看到您的分享了。
一图看懂发帖流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