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海宁姑娘养了900种“吃虫”植物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宁 孙乙丹 吴劼伦2024-05-31 22:08全网传播量2936
00:00
00:00

猪笼草、瓶子草、狸藻……走进海宁市斜桥镇永合村,新农人吕冰琰的种植大棚里,生长着与寻常农户截然不同的作物品种,没有蔬菜水果和常见的花卉苗木,只有上百种靠虫子为生的食虫植物。

90后新农人扎进田园

她种的植物很“小众”

吕冰琰出生于1993年,2015年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专业。毕业以后,她便回到家乡海宁,不顾家人反对跑到乡下,在老家斜桥镇永合村承包了半亩大棚,过起自己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吕冰琰告诉记者,小的时候,她在书上看到猪笼草时就对这类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市园林局实习,而后又在植物培训基地学习了长达半年时间,期间,对食虫植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2016年初,吕冰琰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注册成立“食虫纪”品牌。“起初家人不太支持,觉得这个太辛苦了,随着收入逐渐稳定,我也确实喜欢,家人渐渐接受了。”看着吕冰琰每天都将大棚和植物打理得井井有条,现在,全家人对她的事业都十分支持。

前年,吕冰琰将自己的种植基地由原先的半亩地扩大到一亩,棚里的植物也从原本的贴地摆放变成了双层摆放,她说:“这些植物养在大棚的哪一块位置都是有讲究的,根据不同植物的喜好特性来,像狸藻、捕虫堇等喜阴喜湿品种都被我放在了下面。

介绍起自己的“宝贝们”,吕冰琰滔滔不绝,她告诉记者,食虫植物和普通植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依靠捕食昆虫来汲取养分,因此,也被称为“食肉植物”。作为一款小众植物,国内的品类和数量并不多,刚起步时,吕冰琰从花友手中收购种苗,外加自己海淘,积累起了第一批种苗,慢慢地,手上的品种多了以后,开始自主培育、选育新品种。经过这些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大棚里植物品种已经从最早的几十个增加到900多个,一共分为六大类,数量最多就是瓶子草,其他分别是狸藻、捕蝇草、捕虫堇、猪笼草和茅膏菜。“我自己每天乐在其中,蛮好玩的,看它们每天一个样子,我觉得很开心。”她笑着说道。

线上科普忙不停线下恋上集市慢生活

自从成为一名新农人,八年来,吕冰琰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大棚为种苗浇水、除虫、移栽,每年的三月到五月是销售旺季,这段时间,除了植物养护外,她还要负责淘宝店的打包发货,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八九点。

“食虫纪”淘宝店铺自从2016年5月开张以来,如今已经是双蓝冠信誉,月销达到了盆,“主要还是以线上销售为主,然后线下也有一些,食虫植物说到底还是小众植物,客户群体一直以来都比较稳定。”2020年开始,吕冰琰还加入到了淘宝科普栏目中,只要一有空,她就会“上线”直播,为大家讲解食虫花的相关知识及养护要点。

今年,吕冰琰又有了新爱好,迷上了带着她的植物们“逛”集市,镇上举办的非遗集市,市区南关厢、银泰、中丝三厂等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集市,都能看到她和食虫花的身影。

“最早是有朋友到我大棚里面来,他了解到有集市可以去摆摊卖东西,然后我正好有空,然后我就去试试看,结果摆摊就上瘾了在集市上,生意好的时候吕冰琰就专心卖花,冷清时也能趁着机会跟边上摊主们唠唠嗑,她说:“因为我平常一直都在大棚里面接触的人也比较少,沟通也比较少,然后摆摊的话正好可以弥补一下这方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