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摄影:汪国平
发现改良豇豆“遗传”基因的秘诀、能替代国外品种的西兰花、选育出肉质好、生产效益高的“金乌猪”、建立工厂化养蚕周年供种技术体系……
5月30日上午,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行2023年度重大科研进展发布暨中药材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会上,来自省农科院的8项2023年度重大科研进展集中亮相,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以“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热点”为主题作学术报告,聚焦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带领现场科研工作者们思考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摄影:汪国平
省农科院副院长李国景介绍:“一直以来,浙江省农科院以‘两大定位、两大重任’为根本遵循,以解决我国、我省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把科技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去年,为了更好地展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最新成就,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农科院研究出台了《年度重大科研进展评选办法》,面向全院广泛征集技术成果,经过相关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评审、网络评审、会议评审、院党委会审核,最终遴选出2023年度重大科研进展8项。
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 李国景 摄影:汪国平
在发布中,记者发现,这些科研进展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应对省域农业发展重大需求,在不同领域产业提质增效均做出了重大贡献。
比如由蔬菜所豇豆瓠瓜育种团队完成的一项成果,通过揭示豇豆驯化与改良的基因组选择印迹,阐明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的遗传机制,将有望为解决地球人口持续增加导致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食物安全问题和改善人类膳食营养结构提供基因组育种策略。
揭牌仪式 摄影:汪国平
浙江素有“东南药用植物宝库”之称,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依托省农科院中药材领域技术力量,加快推进省内中药材产业发展,活动现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未来,该中心将在中药材育种、栽培、植保、溯源、农机装备、土壤改良和加工等多个方向开展相关研究,形成较为完整的中药材领域科研链。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瞄准聚焦中药材科技前沿,突出解决稳定性、安全性问题,以中药材产业前端种子种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新品种短缺等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目标,打造我省中药材新质生产力‘第一车间’,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药材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