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海宁:“工业强市”,再造增长新引擎

    潮新闻 通讯员 查容2024-05-29 11:53全网传播量3.6万
    00:00
    00:00

    嘉兴海宁,地处钱塘江北岸,自明代以来均为钱塘江大潮观潮第一胜地,而被誉为“潮城”。奔竞、搏浪、勇立潮头,早已成为这座千年名城的独特气质,也铸就了海宁人的“精气神儿”。

    大潮东进,在全面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今天,海宁依旧紧随时代潮鸣,发出独属于自身的产业拔节之音——

    2023年,海宁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38亿元、增长14.8%,增速列全省44个工业大县第一;同时,还荣获浙江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列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建县市。

    如今再次“夺鼎”,海宁何以能?在海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构建竞争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入列海宁八大重点工作,其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瞄准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赛道,打造具有海宁辨识度的“241”产业集群,正是其一招“妙手棋”。

    “把大盘稳住”,主导产业蓄能升级

    海宁很“潮”。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块状经济”,皮革、家纺、经编曾作为海宁产业化发展的“老三样”走俏全国。直到新世纪,到海宁购置“一张皮、两块布”,仍旧是不少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共同记忆。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海宁时尚产业总产值达到744亿元,拥有相关企业逾万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这意味着,对海宁来说,当前“老三样”的转型升级不仅是时代所需,更关系着这座小城“富口袋”的最大民生。

    海宁的应对之策是对产业发展不遗余力地支撑。“十四五”时期,海宁提出要重点打造“241”产业集群,打头的“2”,其一就是千亿规模的时尚产业。

    “通过出台《千亿时尚产业集群建设若干措施》《海宁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搭建时尚产业基地、设立产教融合的时尚产业中心,海宁的时尚产业转型升级从刚开始简单的政策扶持,逐步转向了更高层次的全链条培育。”海宁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邵雪慧介绍。

    转变还发生在冲破传统制造方式的桎梏中。龙年春节前后,作为新中式服饰代表的马面裙热度居高不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条条马面裙货源地正是海宁许村。

    与广东、河南等其它马面裙产地不同,许村的马面裙牢牢把握住了“提花面料”这一“重工”环节。其图案可以是人工设计,但提花面料制作只能依靠全自动化提花机完成。市场先机初现端倪,在窗帘布艺产业积累了40余年的许村便抢先入局:不需要更新自动化提花机设备,100多家厂商开足马力,日产布料便可达三万米。

    “泼天的富贵”背后,是近年来许村致力于推动家纺行业集群机器自动化、数字化,着力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加速整合设计、研发、电商等资源,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今日,海宁人的期许已从“世界布艺看中国,中国布艺看许村”转变为“世界时尚看中国,中国时尚看许村”。从“布艺”到“时尚”,简单的两字变化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区域实实在在的产业升级变迁。

    与时尚产业共同构成海宁工业大盘的是另一赛道——光伏新能源产业。

    位于海宁安江路上的晶科能源海宁基地,是全球最高效太阳能组件TigerNeo的生产基地。作为首家组件出货量累计超210GW+的光伏企业,全球每8块组件就有1块来自晶科,每8公斤碳减排就有1公斤贡献于晶科。

    随着光储一体化路线逐渐清晰,光伏厂商逐鹿储能赛道已是大势所趋。去年7月,晶科能源旗下子公司“晶科储能”将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储能电池项目同样落户于海宁。该储能项目总投资约84.3亿元,涵盖从电芯到PACK组装等多个环节,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150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将助推海宁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光伏集聚区。

    2023年,海宁时尚、光伏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产值规模合计占全市规上比重达51.6%。“海宁布局‘241’产业集群是精准把脉、顺时借势之为,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技术突破创新,以产业升级增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邵雪慧说道。

    以强引强促培育,产业生态再向“新”

    走进正泰新能海宁基地生产车间,几辆白色的AGV智能送料车正有序穿梭于车间内,哪条产线上的划焊一体机电池片需要加料了,对应的智能小车便能自主前往“喂料”……

    “智能送料工序上减少了3/4的人工。”据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年产8GW高效电池和12GW高效组件的工厂,是正泰新能海宁总部四期项目,总投资超过78亿元,自去年5月首片太阳能光伏板下线后,仅4个月时间便实现了满产,今年企业组件订单已经排到了四季度。

    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光伏组件供应商之一,正泰新能海宁总部项目同时也是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3年重大项目之一。时下,像正泰新能这般支撑性强的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已在海宁按下了“快进键”。

    从空中俯瞰新华三(海宁)电子信息产业园,鳞次栉比的高楼被一片“绿意”包围,看着眼前欣欣向荣的园区图景,你很难想象,过去这里一度盘踞着近30家物流企业,是个“低散乱污危”的边缘地。

    为盘活资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地经过“腾笼换鸟”之后,园区面貌焕然一新,“边缘地”变身科技“孵化器”。2022年,总投资为12亿元的新华三信息产业园落地于此,筑巢引凤、以强引强之下,首批入驻企业还包括东方通信、富统联合电子等6家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上的供应商,一个闭环生态产业园区就此形成。今年一季度,新华三产业园入驻项目全面投产。

    邵雪慧介绍:“产业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海宁聚力推项目、扩投资,深入实施招大引强‘提质突破大比拼’行动,去年以来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9个、‘招大引强’项目40个,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60个,其中17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产业集群效应持续放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而培育新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新赛道,更需“新生态”。

    2023年首夺“浙江制造天工鼎”后,海宁随即提出“新兴海工程”,明确通过4年时间,以传统产业蝶变提升、新兴产业裂变跃升为“两大核心”,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更兴、质效更高、企业更强、环境更优’的目标,通过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制造方式转型、打造更强企业梯队、创造更优营商环境等措施,继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增长新引擎。”邵雪慧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专题】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