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指出: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其中的精髓之一。天台县桃源社区借力天台和合圣地文化资源,打造了以“和合”文化为核心,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为理念的“i桃源”社区服务品牌。
党建联盟聚“合”力
加强辖区各社会组织、力量之间的资源共享,社区党委与7家大党委成员单位之间开展“大党委”共建,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实现大党委成员单位之间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充分挖掘辖区企事业单位资源,找准各成员单位之间、各成员单位与社区之间的“交汇点”,探索建立了天台县中部和合调解中心、天台县桃源社区和合艺术团、天台县和合书吧工人西路分馆等。22年以来,已累计签订党建联建协议32份,协调解决居民诉求230余件;开展端午、国庆、中秋主题文艺演出10余场;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139起,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共享和美“桃源里”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发展治理为主线,打破时空壁垒,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探索实施“365”“24h”社区工作法,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公共资源,围绕“敬老、爱小、助残、青年”四方面,打造以党建为引领的共享和美“桃源里”的“i桃源”社区服务品牌。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青年”,打造“i朝夕”、“i青春”、“i桃宝·残疾人关爱”三个品牌服务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以“i未来”为主题,常态化开展“护苗行动”,打造家门口的青少年宫,开展《节水教育科普实践活动》《社工初体验》《元宵猜灯谜》等青少年主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以“i夕阳”为主题,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落实老有“医”靠,链接医疗资源,在家门口可以问诊、体检,定期开展“夕阳行动”面对离休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让夕阳红焕发别样光彩;用情用力做好助残工作“i桃宝·残疾人关爱”,助残员日常走访慰问,把“需求清单”变成“满意清单”,衔接资源帮助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就业创业指导,在元宵节、中秋节、春节节前开展送温暖活动;谋划“i青春”服务品牌,聚焦桃源青年人才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需求,打造社区级“青年夜校”,“i就业”为主题,开展基层就业服务,搭建招聘平台,聚焦新业态群体,打造“清凉驿站”;目前“i桃源”服务项目已经做了10000余人次,让居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温暖,实现服务与被服务的双向互动。
“合”促“和”提升社区治理
积极探索“和合社区”治理新路径,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将基层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延伸至居民小区楼栋,为社区发展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的“红色动力”,实现社区事从“管大家”转向“大家管”。协商议事凝聚民意,社区党委牵头,联合物业、志愿者、居民代表成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通过党组织牵头,引导居民积极融入。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桃源社区每月开展“人大接待”“书记接访”,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成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成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施仁利在社区成立老施调解室,创建“和合”调解品牌,切实把矛盾纠纷预防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急难事,调解成功矛盾纠纷330余件,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区。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桃源社区继续坚持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实践,推动社区向守望互助、友好协商的生活共同体发展,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