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写点生活|初夏城中听“蛙歌”

    潮新闻 孙炜2024-05-28 23:30全网传播量1258
    00:00
    00:00

    位于环城东路庆春门的翰林花园,从仲春到初夏,每日黄昏,由远而近,一片嘹亮悦耳的“蛙歌”,响彻耳畔,余音袅袅,听着听着,不知不觉中,常常把我带入美好的梦乡。

    要说这翰林花园,本就杭城中心地带,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然小区建立20余年来,每年春夏之交黄昏,蛙声不但不绝于耳,反而越唱越响,让人甚是不解,蛙们何故不远避,反倒独爱此城中闹市?

    住翰林花园20余年,老邻居迁居他处,新邻居重新入住,而我却岿然不动,目睹着花园内的花草兴盛,绿树成荫,小鸟栖息,鱼翔浅底。小区初建时就有的园内小溪,而今仍流水潺潺,水草茂盛。蛙类是两栖动物,平时可能有较多的时间栖于岸上,而在其“恋爱”繁殖期,多浮游于长有水草的浅水区。

    我小时候生活在杭州西湖区农村,每年春夏之交早晨外出割草,经常会远远听到群蛙“恋歌”,那一阵阵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走近一看,田间的池塘和积水低洼处满是一对对的青蛙,很多青蛙的下巴下鼓着两个白色气囊,能够唱出响亮的歌声。当然,当时,我肯定分不清哪是雄蛙、哪是雌蛙。

    因为喜欢看《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特别喜欢听赵忠祥老师带有磁性的解说,特别是看到蛙类一生时,我会非常专注地听着解说。我一直以为蛙类都会“唱歌”,看了《动物世界》后才知道,原来群蛙“恋歌”时,“唱歌”的都是雄蛙,雌蛙只能是“听众”。而且,雄蛙唱的是大合唱,听说雄蛙们的大合唱并不是乱唱,它们还有分工,有指挥、有领唱、有伴唱,有和声,它们是要用美丽的歌声吸引更多的雌蛙前往“恋爱”。当然我们人类难以了解群蛙“恋歌”的具体分工,看来这种蛙类的“恋爱”方式只能用“物竞天择”进行解释了。

    雄蛙歌声吸引了雌蛙,雌蛙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与雄蛙们相拥交配。不知道什么时候雌蛙在水草周围排出受精卵,可以看到一堆堆浮在水面上的泡泡,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会孵化生出很多黑色的、长有尾巴的小蝌蚪。当然,从蛙类的受精卵发育到小蝌蚪的过程中,很多都成为了鱼类的食物,能够长成青蛙的,那是极少数。

    在给我家第三代听写生字时,看到了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小蝌蚪找妈妈》。确实,城市的孩子很难观察到青蛙的一生,看到一群群小蝌蚪在水草间摇摆着尾巴游走觅食时,我从来未曾看到有青蛙父母带着蝌蚪游走的,蝌蚪们能想到鼓着眼睛四条腿的青蛙会是自己的父母?不知道青蛙们是否知道这些黑黑的、摇摆着一条尾巴游在水里的蝌蚪竟然是它们所生的子女?真不知道为什么青蛙们生下它们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

    由蝌蚪长成小青蛙是有个过程的,我在农村时看到过一些蝌蚪渐渐地长出了四条腿,而它的尾巴就越来越短了,最后就没有尾巴了。当蝌蚪的四条腿发育到一定程度,它们就可以离开水,跳到岸上觅食了,也许到了这时,就应该改称小青蛙了。

    我住翰林花园,因为每年春夏之交笔耕至夜深人静时,经常会听到一片响亮的“蛙歌”。小小青蛙,其“歌声”竟然有如此高的分贝?感到十分好奇,有一次拿着手电筒去探个究竟。蹑手蹑脚地走到青蛙聚会的地方,蛙们听到我的声音,“歌声”嘎然而止,而当我静静地等待一会,蛙们会感觉到我并无侵犯之意,其中有一只雄蛙“领唱”,又会响起嘹亮的“群歌”。经观察发现,原来雄蛙下巴下的两个白色声囊,是“蛙歌”的扩音器,雄蛙沉默时,声囊关闭,“唱歌”时,声囊鼓起。怪不得一只雄蛙“领唱”,可以响彻整个小区。

    看来确实是翰林花园茂密的绿色植被、园内小溪的汩汩流水,使蛙们有了两栖生活的基础、“恋爱”和繁殖的环境,另外,小区南面的青年公园绿化带和贴沙河,也对翰林花园的环境自净和噪音吸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从而使“蛙歌”不断,鸟鸣不绝。

    美化环境,绿化环境,留住蛙类,让我们继续欣赏群蛙“恋歌”。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