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些新的动向,正在浙商群体中悄然发生。不少女性企业家以接班人身份开启商海历程,在经济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企业经营融入女性特质,女接班人有何方法论?她们如何解答企业传承这一命题?至柔至韧,她们又将凝聚成怎样的商业力量?《浙商》杂志记者对话8位浙商女接班人,从她们的实践与思考中,寻得一些答案与路径。舞台中央,她不止于她。
她曾是白裙飘飘的文静女孩,心里却有着会武功、当侠女的梦;她在二十多岁时不愿接班,却在父亲需要时改变心意,担起责任;29年勤勉经营企业,自她回归以来,企业从未亏损,上市10年来更是每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成为浙商二代传承典范之一……
在中国,“花”姓人物最为人熟知的是花木兰。这位传说中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女英雄,似乎与自小有个“侠女梦”的花莉蓉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不愿接班的“汪小姐”
台州位于浙江东南海岸,发源于括苍山的椒江自西向东汇入台州湾。九洲药业总部位于椒江入海口南侧,向北望,江面开阔。总部是方方正正的工厂园区,一幢幢贴白瓷砖的建筑,显出上世纪的历史感。在一楼南面的一间会议室,花莉蓉手捧笔记本走了进来,浅笑着与《浙商》杂志记者打招呼。她高高的个子,一袭刺绣休闲西装和浅口平底鞋,更显含蓄的书卷气。
花莉蓉出生于1968年,27岁时加入九洲制药厂,从父亲花轩德的肩上逐步接过企业的担子,至今已29年。
“在海南时,难的时候很难,很多基础设施跟不上,老停电停水,还租不到房子。”南下之旅,也让花莉蓉吃到教训——没有质控人员把关,直接采购的产品里有不少次品。这个教训令她在日后的企业经营中,确立起自建工厂、严控品质的原则,“与同行相比,我们宁可成本高一点,质量要可靠,把品牌打好。”年轻时摸索出的经营法则,后来应用于制药行业也同样奏效。
担起“创新药”责任
不过,谁也无法预知命运。1995年,曾无意接班的花莉蓉决定回家乡,回到父亲创立的九洲制药厂。
回归,是因为与父亲一同创办企业的伯伯叔叔劝她回家,帮老爸。当时父亲经营压力很大,多个部门需要帮助。在外五年,颇有商业天分的花莉蓉发现自己“很多想法跟以前不一样了,更加理解老爸”。
1995年前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民营企业逐渐“走出去”,尝试自营出口。因此,回到九洲药业后的第一步,花莉蓉选择强化进出口部门,引进人才,并建立一套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把欧美终端客户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九洲药业外销占比近80%,就是当年打下的基础。
领导过多个部门,成绩斐然,花莉蓉很快被任命为副总经理,父亲也逐步放手,交由她全面主持管理工作。她说,只有碰到困难时,父亲才来帮一把,“比如有的老员工不理解公司新的管理理念,我就请老爸帮忙。他很受老员工信赖,去聊聊天、谈谈心,问题就能解决。”
二十多年来,在花莉蓉的带领下,九洲药业实现稳健快速发展,自1995年以来无一年亏损。2023年,九洲药业取得营收55.2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增长12.17%。这是公司上市以来,连续9年保持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优秀业绩何以达成?花莉蓉说,九洲药业的业绩表现,既基于近年来医药行业整体上行的态势,又与公司团队的努力息息相关,“一方面,这几年,全球创新药行业大幅发展,CDMO的研发、制造外包市场容量达1000多亿美元,且每年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我们抓住了机会,15年前即开始从传统仿制药原料药企业转型为创新药定制服务企业,以巨大的投入引进技术、人才,改进管理模式,改造生产装备,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
在花莉蓉看来,九洲药业有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人才和技术能力;二是交付能力,我们脱胎于传统制造业,十多年来,虽然向创新药定制转型,但一直没有放弃制造能力,因此拥有很强的交付能力;三是对公司战略的坚定执行,这些年,我们创下一些成功案例,都是因为战略执行过程中不偏移,并保证执行落地。”
传承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从位居全国前列到竞逐全球知名,九洲药业的愿景,是“成为全球药物创新解决方案的卓越生命健康企业”。关爱生命,维护健康,协助客户做更多好药,让病患摆脱疾病困扰。这是花莉蓉使命必达的理想信念,也是她家国情怀的“侠女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