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开化县马尪溪华埠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是公司承担的实际生产任务。”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农水20-2班的姜文超正在进行毕业答辩。
与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校内答辩不同,他的毕业答辩会现场设在了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校与企业联合答辩委员会里,除了有3位自己学校的老师,还有2位企业导师。当天,包括姜文超在内共有9位毕业生,在这里完成了自己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毕业答辩”。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工程技术,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旨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本次答辩委员会主任、浙江水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毛前表示。
联合答辩会现场 叶婧玲 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于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院校,一直以来,积极探索改革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水利类专业群确立了开放型、探究式、数字化的教学改革总体方向,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产教协同,“双线”融合,“三全”融汇的教学改革,探索并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体系。
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启动以来,校企深度交流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两条途径相融合,推动全方位产教协同、全过程理实融通、全员专创融合,目前,已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120余门课程大纲、7部教材;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建设10多门省、校一流课程;共同指导创新创业实践,今年有39个项目被推荐国家、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共同指导毕业实践,设计类项目推行全员校企双导师指导,形成完整的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
工程现场企业导师正在指导学生 陈斌 摄
竺一帆是水工专业学生,他说,大学四年不仅实习多,课内的现场教学、工程师报告也多,差不多有七八次去到企业生产实践一线,听的工程师报告也不下20次,许多在课堂上难以理解的问题,到了现场一看、师傅一解释,就很明了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视野都得到极大拓展和提升。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同时也打通了学生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渠道,促进了学生就业、企业招工。“早些年,我们年年赴学校参加招聘会,因为毕业生对企业不了解,同时也因为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经常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开展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以来,去年学院有8位同学来公司做毕业设计,5位同学留了下来;今年9位同学过来,6位都表达了留下来的意愿。”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