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运河研学之旅:探寻千年漕运文化

    潮新闻 通讯员 马玲玲2024-05-27 04:02全网传播量915
    00:00
    00:00

    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更是杭州无可替代的文化瑰宝。自古以来,中国大运河发展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水湘社区以运河为伴,自农耕村落发展而来。第一期运河研学活动从濮家到拱宸桥,完成了千年运河历史的探秘。为了进一步了解运河和农耕文化,提升对社区文化的理解。5月25日上午,水湘社区牵手成长社会工作室联合社区家庭协会举办了第二期运河研学活动,辖区12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别样风光闹市中,不让西湖盛景”。本次研学地是位于胜利河与古运河交叉口的杭州运河十景之一——富义留馀。富义仓建成于清光绪十年(1884)七月,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在中国大运河漫长的漕运历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是清代国家战略粮食储备仓库,也是目前浙江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官仓。

    五月中旬,春未尽夏初临,正是繁花似锦,绿茵如海时。当日,孩子们早早地从濮家码头出发,在专业导游老师的带领下,坐上船儿沿途欣赏大运河景点,重温运河历史。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承载着无数商贾的繁忙往来,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兴衰荣辱。沿途不时经过的货船,仿佛在告诉孩子们,就算现如今运河仍然在水上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到富义仓博物馆,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富义仓的历史沿革,带领大家参观以“粮运满仓安天下”“富义留馀贯古今”与“博施兼众富苍生”为主题的展馆,让他们了解中国古代的漕运文化和仓储文化。在模拟的仓储场景中,孩子们亲手体验了古代粮食的储存和运输过程;在漕运文化的体验区,大家尝试了划船、拉纤等传统的水上运输方式,一个个好奇之情溢于言表。

    仓库内,不少孩子们对农耕文化很有兴趣,特别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秤、竹篓的孩子,围着津津有味地端详。有些孩子表示家里奶奶家也有,希望今天能体验下。“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人!”来到2号仓库的空地,一个个被烧掉的建筑遗址上,孩子们站在碗状圆石,用自己小小的身躯重建了一个建筑的模样,童言童语惹得现场笑语连连。

    参观结束后,进入趣味游戏环节。本环节设有“古诗接龙”“定点打卡”“几斤几两”“圈圈卡片”“

    卖鱼叫卖”等5个与农耕、有关的游戏。通过谷物稳种,卖鱼叫卖,孩子们重温了祖辈的艰苦生活,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第二期运河研学活动接近了尾声。孩子们顺利完成了打卡任务并领取了小礼品,笑呵呵地跟着爸爸妈妈回家了。本次“坐着船儿游运河”研学活动,是运河文化和农耕文化又一次的学习体验,同时又了解了漕运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到古代仓储文化的魅力,提升研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