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财经大学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以下简称信智学院)学生王志祥及其团队成员编写了“浙财版”的latex软件,这是一种流行的排版系统,广泛用于学术界、出版业和科技领域。它通过一系列的命令和标记语言,使用户能够以专业、美观和一致的方式排版文档,来帮助毕业生论文排版。
“没使用排版软件,毕业论文排版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现在使用了这个软件两三分钟就能搞定!省时又高效!”大四毕业生徐伟表示,只要登录“overleaf”网站,即可实现在线排版。
“Latex软件像是数学公式,只要使用者将论文不同部分的相应内容填入不同的模板中就能形成格式调整好的论文pdf文档,同学们基本上只需要通过一周左右的学习,很快就能掌握Latex的使用,这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Latex项目组长王志祥说。目前,自动排版软件在学校已经初步推广开来,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为了在校推广Latex,项目组的同学们不仅建立了微信群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还利用了自媒体软件上传教学视频,以方便Latex普及。
事情发起者是该校信智学院教师吴海燕。在指导毕业生论文时,她发现论文格式规范难的问题,联想到了latex软件。作为软件使用者,她曾亲身体验过latex带来的便利,因此想制作一个属于浙财的latex,提高学生的修改效率也便利老师的指导,达到双赢的效果。于是,她组建了一个学生团队,成员有7人。
团队成员都来自信智学院,有算法竞赛的专业基础,有较强的代码能力,一开始对于Latex程序的编写有些轻敌,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他们在内部环境的配置、封面页的设置、生僻字导入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是项目成员们怀着不断试错的耐心和勇气寻找解决方案,并一一攻克了这些技术痛点,将Latex顺利的呈现出来了。其中有一次软件的段间距一直出现错误的递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在上网搜索、询问chat gpt无果之后,通过组长几乎一整晚的研究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回望整个项目编写研发的过程,这次宝贵的经历让项目成员们收获良多。“项目中软件的编写让他对于代码、编程等专业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度的认识,这有利于他后续的学习,而不断攻坚克难的经历也是对自身品格的锻炼,提高了他的受挫能力。”团队成员王晨晨说。
“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同学们能够将科技创新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吴海燕表示。正像Latex项目组成员们收获的那样,科创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个人品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都有助益。
开始的安装以及环境的配置上,项目团队也踩了不少“坑”,光是安装本地texstudio就安装了三次(一次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使用时,他们又遇到了中文字体的编码问题、编译报错问题……谈及印象最深的困难,成员们回忆道:“大概是在编译参考文献时候吧……报了各种各样令人晦涩难懂的错误,错误不是在他编写的代码段里,而是报错在latex的源文件里,导致寻找bug的难度大大增加……”最后大家花费许多时间才找到这个错误并且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