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本期嘉宾是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积极探索科普形式的多样性,5月22日至24日,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科普交流活动暨绍兴市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绍兴举行,旨在共同探讨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科普的方法和路径,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科普力量。
详情点击>>
直播回顾丨长三角新质生产力科普交流活动暨绍兴市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
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
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5月20日都是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已连续举办23年,今年是第24次。活动周之后的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是第八个。近期,全省各地都在开展相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气氛一年比一年浓厚。
昨天,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科普工作者,相聚“名士之乡”绍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以此迎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也参与举办,我就在现场,还实地参观考察了绍兴科技馆和王阳明、陈建功故居,颇有一些感想和体会。
首先是天气和场景。此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不禁令我联想到1670年前的王義之在会稽山下写的千古名序《兰亭序》。他们是为修禊事,这是古人一种到郊外游玩以祈福消灾的形式,但文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其中似乎颇有科普的味道。看来,科普,作为人类观察自然、认识宇宙、遵循规律、保护族类永续发展的活动,中国古就有之,但随着时代变迁、科技发展,科学传播和普及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这可能是我的主观臆断,不足为训。
其次是主题。重点交流新质生产力科普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崭新时代命题,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又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别提出江苏应当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我想,这不只是对江苏的,应当是对长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共同要求,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需要共同做好的“命题作文”。科普作为“开路工”与“播种机”,是促进公众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工作,既是科普工作者学习领会和贯彻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际行动,又是助推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体系建设趋势,营造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社会共识和创新氛围。所以,长三角科普朋友圈的活动主题很合时宜,很有意义。
其三是形式,相互交流切磋。今年初,我们在省科协支持下,率先发起新质生产力的科普活动,并策划和组织了“新生代谈新质生产力”的品牌活动,颇受各地各方面的欢迎,有些粗浅的体会。我在致辞中作了分享。主要是三点。一要聚力聚焦优质前沿科普资源,做好开发、整合、共享和优化工作,进一步壮大科学普及力量。长三角地区不仅在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上先行探索,而且是科技科普资源最为富集之地,要按照高质量一体化思路,切实做好开发、整合、共享和优化工作,提高科学传播和普及水平。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要不断开拓和创新科学传播的共建共享路径和有效方法。二要发挥各自科技场馆作为科普主阵地的作用,紧扣主题,拓展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特别要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型企业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和案例,让公众知道新质生产力长什么模样,使这个新的生产力理论变得具体、形象和可感,发挥科普在引导舆论、宣传先进、培树标杆、营造氛围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鸣锣开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三要围绕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坚持科技创新、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的氛围,为长三角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家开展科技活动周、设立科技工作者日,旨在全社会强化和确立创新强国、科技强国理念,激发创新驱动、创新图强的社会活力。应当从这里出发,探索和创新如何让科普工作社会化、常态化、分众化的体制机制,集中全省科普资源优势,推动科普工作全面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科技教育资源纵横联动、跨专业合作和联合开发。这次活动对我这个“科小二”颇有启发。
详情请点击:跟评送礼、积分抢兑!《观潮——社长朋友圈的潮新闻》重磅来袭,快来赢取惊喜好礼
“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24-05-24 04:46 · 浙江金华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