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要求写1.2万字,题目定为《xxx消费税改革研究》的本科毕业论文,中介开价450元,在群里被写手“秒抢”。一家以“代写论文”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接到了600余单的论文业务,其中包括代写、做程序、画图、修改、降重等。据媒体报道,如今在多个电商、社交平台上,都有论文代写的身影。中介发帖宣传、拉客谈价,写手接单,俨然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学术不端人人深恶痛绝。面对“生意兴隆”的论文买卖,觉得离谱至极的网友们纷纷呼吁加强打击,严惩不贷。
论文代写买卖问题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针对这个顽疾,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严厉查处。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学位法》规定,学位论文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三令五申之下,为何依然有人铤而走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然而,囿于诸多因素,许多大学生却视论文为“紧箍咒”,不少学生常常要到无法再拖的地步时上演“绝地反击”。由此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等服务,自然也就有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有了AI的助力,一些所谓的“专业”写手们可以用“科技与狠活”轻松拿下论文写作,价格也非常“实惠”。据悉,一些文科类专业、万字以上的论文,中介通常开价在300元到500元。只有一些理科类的专业,需要画图纸、做程序、设计、模型的论文,才会开出500元以上的价格。
花“小钱”办“大事”,看起来是你情我愿的“双赢”之举,实则隐藏着多重风险。中介宣称的“老师代写”和“专业写手”,不过是深谙降重之道的论文剽窃者,或使用AI写作的外行人,甚至有职高毕业的写手代写博士论文。“不用管质量,用AI写,万字论文一下午就搞定了。”如此“速成”的论文,能有啥质量?现实中,购买论文出问题的事情时有听闻。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一名深圳女大学生花费3000元购买毕业论文,最终因质量不过关而无法毕业。而一旦双方发生纠纷,学生既没有投诉的地方,更不敢到处声张,只能哑巴吃黄连自吞苦果。花了钱之后,既怕被坑更怕论文被查,如此担惊受怕,何苦来哉?
破解论文买卖、代写等问题,大学生们固然要提升认识,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写作方面的系统性训练,让学生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自力更生”。撰写论文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认真为之自然就能受益良多。诚如业内人士所言,撰写论文不仅是对写作能力,更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诸如搜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能力,社会调查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等。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针对通过网商平台招揽代写生意的行为,《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商品或者服务。市场监管部门理应顺着网线连根揪起论文买卖的灰色利益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