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孔脉寻踪 礼乐和鸣”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活动启动仪式在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隆重举行,南北两地、海峡两岸携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活动由中国孔子基金会、至圣孔子基金会主办,孔子博物馆、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文旅频道、金华市婺州南孔研究会承办,是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儒礼交流、文化展览、研学体验活动,是传承弘扬儒学文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场文明之约和思想盛宴。
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子博物馆首席名誉馆长孔垂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孔祥有,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博物馆馆长郭思克,至圣孔子基金会执行长陈泰旭,金华市政协副主席胡锦全,金华市台办主任徐妙芳,磐安县负责人金艳、陈国标、陈远志等参加启动仪式。磐安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浩挺主持。
磐安县委书记金艳致辞,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婺州南孔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省市领导、上级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敬意。她说,近年来,在浙江省、金华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磐安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持续深入挖掘婺州南孔文化,解码文化基因,传承弘扬儒风儒韵。此次活动,是一场勇担使命的文化交流盛会,一场跨越时空的同源接力盛会,磐安将以办好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南北互动合作和两岸交流,持续讲好自强不息、耕读传家、仁孝为本、修齐治平的儒学文化故事,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擦亮具有磐安鲜明辨识度的“婺州南孔”浙江文化标识。
孔垂长在致辞中说,榉溪孔氏家族几百年来默默传承,始终坚持诗礼耕读,走过无数的激流险滩,培养了许多人才,迎来了枝繁叶茂、发展壮大。这种传承精神是宝贵财富,也是孔氏家族繁衍壮大的密码。文物,包括历史建筑,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意义与价值最重要的载体,榉溪孔氏家庙见证着婺州南孔900年来的传承。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中的文物要走向大众,并且在现代生活中活化、利用和展示,让每个人从珍贵的文物中感受到古老的智慧。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之际,也让榉溪孔氏与孔氏大宗再一次血脉相连、心灵共振,祝愿榉溪孔氏家族和睦、繁荣壮大。
“千山万水,千秋万古,千言万语”,郭思克用三个“千万”表示了此时的心情。他说,泗婺同源,血脉相连。榉溪孔氏家庙是孔氏后裔“扈跸南渡”的历史见证,也是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活态传承的生动诠释。希望双方并肩携手,进一步巩固交流合作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孔子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优势和磐安县丰富的自然人文优势,双向互动,优势互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共同推动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传播普及,共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孔祥有宣布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上,孔子博物馆与我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举行了“泗婺同源,双水合汇”仪式,把从曲阜孔宅故井、榉溪宋代古井取出的井水合二为一,并灌溉到从曲阜至圣林移植而来的楷木苗上。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表演了佾舞和《诗经》主题系列雅乐曲目,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启动仪式后,还举行了崇圣成人礼观礼活动。经入班、正位上香献爵礼、配位献爵礼、恭读崇圣辞、鸣鼓、初加、再加、三加、醴冠者、字冠者、礼谢诸宾、礼成退班等系列仪式,18名学子现场接受祝福,集体感受儒家礼乐文化,正心明志,完成由“孺子”向“成人”的角色转变。
孔子博物馆走进榉溪孔氏家庙系列活动受到全国众多主流媒体关注,全国党媒、央视频道、新华网、人民日报、文旅中国、中国新闻蓝等媒体、平台现场直播这场活动。
(图片由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