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安2023年严打经济犯罪挽回损失近40亿元

潮新闻 记者 陈蕾 通讯员 钟柳依 张范2024-05-15 00:56全网传播量11.5万
00:00
00:00

2024年5月15日是第十五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5月14日,浙江省公安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公安厅党委专职副书记、一级警务专员王建通报了2023年以来浙江公安机关打防经济犯罪、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情况。

周尔博 摄

挽回近40亿人民币损失的背后

2023年浙江公安共立各类经济案件6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近40亿元。

发起“云端”全国集群战役50余起,重点打击跨境转移赃款、侵犯知识产权、企业内部贪腐、虚开骗税、涉众型经济等犯罪,有效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

推进“猎狐”行动,成功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200余名,守护国家经济安全。

围绕防范企业产权风险,组建200名“浙江知识产权警官”队伍,上线“浙江知产警官在线”新应用,提供在线服务。围绕防范企业网络风险,打造“浙警捉谣”新媒体矩阵,研发“浙里网络安全”综合治理集成应用,健全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闭环保护工作机制,为企业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

浙江公安经侦总队供图

11087就是“110帮企

作为浙江公安的一个服务品牌,“11087·亲清在浙里”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的金奖。浙江公安仍在深化这一行动,制定出台“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重点任务清单,梳理形成47项重点任务,全省共建成为企服务警务联络站560余个。

依托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构筑多重防线过滤风险,围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分类研发风险预警模型并开展“百千万培训计划”,这一项目获评2023年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

“浙警在线”政务服务集成应用推出的同时,浙江全省还推出线下的2300个通办窗口,让企业能够“随时随地办”和“一窗通办”。这一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被纳入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在出入境服务、户籍制度改革、危化品管理等方面,浙江公安也推出不少跟企业息息相关的服务保障举措。

浙江公安经侦总队提供

“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和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

以良法促善治,浙江公安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审慎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全面推广“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做法,打造安企生态。

各地公安制定工作规范并推出了警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规范经济犯罪案件异地办案协作,严防权力滥用,保障警商关系清明。

坚持从案件侦办中查找问题,各地公安向党委政府和行政监管部门报送170余条打击治理建议,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综合治理。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发挥经侦警种助企职能优势,2024年全省公安经侦部门创建了“助企廉政警官”队伍,主要致力于精准打击和风险防范,以及经侦人才和企业家队伍的培养。

发布会上还通报了全省公安经侦部门“护航2024”行动十大典型案例、“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