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杭州这所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科普教育基地

潮新闻 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魏娜2024-05-14 13:51全网传播量1730
00:00
00:00

5月13日,2024(第二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简称“绿建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大会上,杭州市澎诚中学以“校园的绿色环境和师生的科技基因——杭州市澎诚中学绿色教育课程实践”获得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刚,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主任王有为为澎诚中学授牌,学校夏明校长上台接牌。

杭州市澎诚中学将“双碳”理念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治理体系,在学校建设、管理过程中广泛应用节能减排产品和服务,实现校园运行“碳中和”,是全国首家通过《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省级地方标准认证的“零碳校园”。

作为区域内首家零碳学校,澎诚中学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致力于促进“双碳”目标任务与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使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师生的脑中、心中。

“我们希望赋予绿色学校以崭新的理念,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切入点,从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课程、绿色德育几个方面对师生进行富含新理念的绿色环境教育。”在夏明看来,“可持续发展”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学校要把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落实到各项育人活动中去,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推动课程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澎诚中学是一所会自己发电的学校。学校共铺设720片光伏板,总面积1821平方米,年均发电量37.5万千瓦时,能够覆盖学校运营能耗。去年10月,学校完成光伏板铺设,11月,通过国家电网并网验收,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在澎诚中学,低碳科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的大屏上,可以看到校园光伏的当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日发电趋势及节能减排等数据。

区别于传统的黑色,澎诚中学的光伏长廊由36块蓝色和绿色的光伏板构成,不仅外形美观,能够满足白天的采光,也保证了白天和夜晚的能量转换。操场边有一张由长条形光伏板做成的椅子,由80瓦光伏板供电。椅子两侧有圆形的无线充电装置,支持手机或电子设备快充,方便环保。

澎诚中学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双碳”内涵融入校本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澎诚的老师们编写了《零碳光伏的秘诀》《未来汽车》《走进科考船》等活动手册,初一、初二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用光伏板设计制作自动灌溉系统、光伏供电车模、测算碳排放数据……校园光伏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绿色、生态的探索和思考。

校园“零碳银行”也是澎诚中学践行绿色低碳教育的亮点之一。学生们将日常生活中收集的纸板、瓶盖等废弃物定期存到银行,换取诚实币。学校通过建立能源流、货币流、知识流等“24流”评价体系,促进“零碳校园”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