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绿”走开,杭州有家开了20多年的“香蕉专卖店”,店主:其他水果不懂

潮新闻 记者 施雄风2024-05-12 05:50全网传播量57万
00:00
00:00

在水果店遍布的城市里想要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成功的水果经营户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是店铺的选址?推广方式?还是永远比隔壁店低那么“一丢丢”的定价?

对于今年59岁的陈元圳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老陈的水果店,既没开在人气较旺的沿街商铺里,也没做过广告,办会员、搞促销这些事在他这里也不存在。

甚至,连招牌都没挂。

“不去想这些问题,问题就会自动远离,做好自己就行了。”这家店开了20多年,一直活得挺好。

最让你想不到的在此——老陈的水果店只卖香蕉。

今天(5月12日)上午,潮新闻记者带着些许疑惑上门了。

有人把这家“香蕉专卖店”发到网上,销售好了不少

老陈的店开在杭州拱墅区朝晖九区附近,为什么只能说附近?因为真的非常“隐蔽”,没有确切的门牌号,在地图软件上都找不到,生人想去的话只能绕着九区围墙走一圈慢慢找,运气不好的话,可能要兜兜转转走上大几百米。

不起眼的门面。 记者 施雄风 摄

记者还算幸运,上午在潮王支路和长板巷路口下车后,往南走了二三十米就看到老陈在店门口搬货。

老陈放下手里的货,点点头说,小伙子,你来啦,坐吧,唠点啥?

他是福建漳州人,说“唠点啥”代表此刻心情很好,并不是东北方言。

这几天老陈可太开心了,小店被很多年轻人拍了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说这里是“香蕉专卖店”,很多人慕名而来,营业额增长了不少。

“我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只是个买香蕉的。”

老陈店里的芝麻香蕉。 记者 施雄风 摄

大几百元的水果摆上来,怕吓跑了老顾客

老陈是1997年来杭州的,第一家店开在新华路上,2000年搬到此地再也没动过,快24年了。

这么多年,这家店只卖香蕉,芝麻蕉、苹果蕉等等品种样样都有,早7点到晚9点半,随到随买,绝不断货。

大家都知道,香蕉是一种价格便宜且比较容易“放坏”的水果,所以对经营户来说,意味着利润空间小且损耗率大。

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来讲,香蕉适合做“引流商品”,用低价吸引顾客到店内看看其他高价值水果,才能保持店铺的合理利润。

老陈偏偏“不走寻常路”。根据市场波动,他店里的香蕉定价每斤3元左右。

“利润也就两三毛吧,行情不好的时候一毛多都有过。”

老陈和他的小店。 记者 施雄风 摄

为什么不考虑在店里放点其他水果配着卖?

老陈表示,首先就像网上那些年轻人说的一样,他是个“香蕉专家”,有着20多年的行业经验,香蕉好不好,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了,“从产地源头到运输公司,我都有非常靠谱的熟人,产地直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而其他水果的行情我是完全不懂的”。

“其次,我们是夫妻店,没有额外人工费用,水果品种多了,反而要请人来打理,这个店面不靠大马路,租金也不高。”老陈说,“店里现在零售一天能卖七八百斤香蕉,批发能走两三千斤,每天净入账四五百块,够一家人花销了。”

“最重要的是,像我这样的性格只能做做老顾客的生意,附近中老年人都爱来我这买香蕉,便宜又方便,如果我在店里放大几十块甚至几百块的水果,可能会把他们‘吓跑了’。”

老顾客说,老板人老实,不会给我们短秤的

“所以,你的性格是‘心平气和’这样的吗?”

记者这么问,老陈一时没答上来。

过了一小会,他指着角落里的茶具说:“我们福建人就是爱喝喝工夫茶嘛,再忙也要喝,赚的钱够用就好了,这么多年下来,全家人靠着这家店也走过来了,薄利多销,别的不用想太多。”

老陈店里的苹果香蕉。 记者 施雄风 摄

这时,门外有位阿姨招呼老陈帮忙称两斤香蕉,“一共6块”,老陈麻利地打包完递了上去。

阿姨姓沈,就住在朝晖九区,“这家香蕉店开了很多年了,我20多年前搬到这里之后就一直在这里买香蕉,蛮软糯的,我们全家都喜欢吃的,基本上两三天就要来买一次”。

一旁的王阿姨也附和,老板人也蛮老实,不会给我们短秤的。

从1997年到2024年,“薄利多销”这个最简单的生意经帮助“心平气和”的老陈成就了一家可爱的“香蕉专卖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20)
潮客_fsckou · 2024-05-12 14:55 · 浙江宁波回复
老人家认可的店 一般错不了
潮客_q4zr5o · 2024-05-12 14:44 · 浙江宁波回复
香蕉专卖店
潮客_3ai6hy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一家只卖香蕉的店,20多年屹立不倒,秘诀就是“懂香蕉更懂人”,简单却不易。
潮客_sjqbhn · 2024-05-12 13:51 · 福建福州回复
附近的老人说老板老实,这评价比任何广告都强,诚信经营才是硬道理。
阳光路上 · 2024-05-12 13:51 · 甘肃兰州回复
老陈的店就像他的性格,不追求繁华,只求稳定,这份淡泊让人羡慕。
沐雨晨尘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心平气和”四个字,概括了老陈的生活哲学,平凡中透着不平凡,这就是生活吧。
潮客_axcthb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老陈夫妻俩的小店,没有华丽包装,只有实实在在的香蕉和人情味,温暖了邻里。
墨翼inkwing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香蕉专卖店,听起来就有趣,年轻人的推荐让传统小店焕发新生,互联网的力量不容小觑。
潮客_27cthg · 2024-05-12 13:51 · 湖南长沙回复
看来做生意真得学学老陈,简单纯粹,不搞套路,诚信最重要。
潮客_24qwxt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3块钱一斤的香蕉,利润微薄,但贵在坚持,老顾客的心都被他稳稳抓住了。
潮客_aakshe · 2024-05-12 13:51 · 浙江杭州回复
老陈的店藏得够深,但口碑比招牌响亮,看来好货不怕巷子深啊。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