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是家长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不能忽视的问题。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幼儿意外伤害,同时,也为能进一步规范保育工作和提高保育员意外事故处理能力,日前,杭州市钱塘区河庄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意外伤害防范与处理”研讨活动,集团内保健人员和保育员参加本次活动。
研讨开始前,主持人余浙燕老师介绍本次研讨的主题、意义和步骤流程。
此次研讨主要围绕“幼儿意外伤害分类”“一日活动中哪些环节容易造成伤害”“如何防止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处理方法”等方面展开。这样一次探讨学习意外伤害防范与处理的研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也能在关键时刻助力幼儿的安全。
每位保育员研讨前做了充足的知识储备,研讨时各抒己见,团结互助,将研讨结果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第一小组:幼儿意外伤害的分类
一般事故:由于幼儿本身、外界环境、设备等原因而发生缝针、肢体骨折、骨裂、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事故属一般事故。
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擅离岗位,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触电、颅脑骨折、II以上烧烫伤、幼儿被冒领、走失、高处坠落、把幼儿遗忘在空房内、体罚、溺水、窒息等事故,经采取积极措施未造成幼儿重大伤害的责任事故。
重大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失职导致幼儿死亡、残废、重要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的重大责任事故。
第二小组:一日活动中哪些环节容易造成伤害?如何防止意外伤害?
幼儿园的一日流程——从入园到离园,晨检、晨间活动、如厕安全、户外活动安全、用餐安全、午睡安全、离园安全等,有许多细节性的安全问题,老师们都一一对应。通过大家集思广益的研讨、交流碰撞,归纳了许多小策略。
第三小组: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摔伤。头部出血的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后送医院。头部未出血的要观察24小时,其间有嗜睡、意识模糊、呕吐邓情况需送医院。
鼻出血。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尽量保持坐位,身体稍前倾,切忌仰头,因为在仰头时,血液被不由自主地吞下后,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等,特别是有些鼻出血量大时,还会发生呛咳、误吸甚至有窒息的危险;压迫鼻翼区,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节紧压住患儿的双侧鼻翼让孩子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用冰袋、冰毛巾放在前额也可达到协助止血的效果;若流鼻血超过30分钟还未止住,应该前往正规医院,查明原因以进行对症治疗。
骨折。原地处理,使用纸板或木板固定住骨折,纸板或木板的长度要超过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
最后,主持人余老师在各小组老师分享的基础上,针对发生高热惊厥、烫伤、动物咬伤时的应急处理进行了补充,进一步帮助保育员们梳理意外伤害防范措施和处理方法。
本次意外伤害防范与处理培训,有助于提高保育员防范意外事故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强化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内化于心,更为保育员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增强自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