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杭州米其林指南榜单发布,一家名气很大却又有些特别的餐厅进入大家的视线——胡庆余堂药膳馆。
胡庆余堂被称作“江南药王”,在杭州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胡庆余堂药膳馆”后三个字在美食圈就显得有些小众。
事实上,这是这家店连续两年入选米其林指南,这也让一些杭城美食爱好者暗暗期望:它以后能摘个“星”。
潮新闻 记者 陈颖 摄
五一假期,客流翻了三倍
二次入选米其林,胡庆余堂药膳馆的生意更好了。
5月8日,潮新闻记者前往胡庆余堂药膳馆, 虽然是工作日,中午饭点一楼大厅还是满员了。
“药膳馆上周日均接待了七八千人,但只能同时容纳200多人就餐,比平时几乎翻了三倍。”胡庆余堂药膳馆负责人张永胜告诉记者,药膳馆门口排起长队,还有不少网红博主专门前来打卡。
“为了在假期中接待好外地游客,我们不得不谢绝了很多本地老客的预约。”他说。
生意好,还可以从胡庆余堂药膳馆招牌菜黄芪河虾里看出来。
“五一这几天,光黄芪河虾这道菜里用到的河虾一天就要消耗22斤。”提到五一前药膳馆入选米其林指南,胡庆余堂药膳馆的主厨陶忠喜满脸喜色,“从河虾的进货就能看出来,一天下来卖了又补,补了又卖,3斤、2斤加个不停,单子都打不过来。”
陶忠喜说,去年药膳馆第一次成为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时,他最直观的感受是,大厅的生意明显变好了,之后的整个夏天,大厅里都坐满了客人,今年也不例外,店里新客人又多了起来。
潮新闻 记者 陈颖 摄
“黄芪河虾、养胃千张煲、桂花山药、桑葚红焖黄牛肉,这几道招牌菜在年轻人中很畅销。” 陶忠喜透露,不少年轻人都对这家能入选米其林的药膳馆充满好奇。
“希望能借助米其林的吸引力,把‘流量’变成‘留量’。”陶忠喜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比进榜单更大的认可。”
受访者提供
入选米其林挺意外
在店里,能吃到啥?
“口味偏清淡,比较适合江浙沪人士,几道招牌菜都没有‘踩雷’,千张煲很鲜。”“00”后小江就是冲着米其林来打卡的,“原来只知道胡庆余堂是药店,今年看到药膳馆也在榜单里挺意外的,就过来尝个鲜。”
潮新闻 记者 陈颖 摄
对药膳馆入选米其林感到意外的不只是小江,还有胡庆余堂药膳馆的“新掌门”张永胜。
“说实话,我们都不知道评委们什么时候来过餐厅。颁奖前也不会提前得到通知,今年颁奖时我在外地出差,所以奖牌也还没领到,等官方过几天寄过来。”
虽然意外,但张永胜说如果在国内要说到吃养生药膳菜,那胡庆余堂药膳馆绝对值得一尝,四十多年来胡庆余堂药膳馆始终采用 “医师、药师、厨师”三师合一研制膳食,坚持真材实料。
千张煲。潮新闻 记者 陈颖 摄
“我们的招牌之一养胃千张煲,千张是医师在出差途中发现的,产地金华兰溪,每天专门赶早上第一班客运大巴运送一箱到杭州。” 此外,这里用的不少道地食材源自胡庆余堂集团旗下药材种植基地。
比如丽水庆元方格药材种植基地里的灰树花、金耳会根据时令时节进行采摘,经过前期加工,趁着新鲜搬上餐桌。
甚至,在这里还能吃到医师们的私家菜单。“杭州的不少医师经常来。”张永胜表示,因为对食材、配方比较认可,不少医师都爱把聚会的地点定在这里,一些爱在家里做药膳的医师还会将配方跟视频发来,供店里使用。
有时候,老客还能解锁“惊喜”——菜单上找不到的隐藏佳肴,片儿川就是其中一样。
想要摘星,各方面需提升
新店正在选址中
在不少老杭州的回忆里,胡庆余堂药膳馆的前身“胡庆余堂营养厅”,后来胡庆余堂药膳馆几经搬迁,最后落户在中山南路至今。
如今,开发胡氏家宴、设计二十四节气餐饮、改变门面样式,连店里蒸壶都换成了更透气的无釉器皿……四十多年历史的胡庆余堂药膳馆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受访者提供
连续两年都上榜米其林入选餐厅的胡庆余堂药膳馆,想要摘星吗?
张永胜对此有自己的想法。米其林是从口味、环境、服务等各个综合方面来判定星级标准的,药膳馆要想摘星,势必要在各方面进行提升。
他有些担心。
“要改造老店会给店里增加一些无形的成本。”张永胜告诉记者,胡庆余堂药膳馆成立的初衷是传播中医药文化,人均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元左右,主打大众消费,有些菜品十年都没有涨过价, “即便是两次入选米其林之后也不会涨价。”
另一方面,五一期间的大人流量也让药膳馆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客人来得太多,难免有服务不周的地方,像一些菜品的介绍就没有了,对客人来说感受就会差很多。”
“我们目前正在选址开一家新店,到时候这家新店在保留好传统的同时,会进行一些创新性的提升,争取以后能够摘‘星’。”张永胜透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