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这个产业增幅全市第二!海盐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盐 陆晓婷2024-05-08 22:01全网传播量963
    00:00
    00:00

    今年以来,海盐坚定不移紧抓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打造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作为制胜未来的“首选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迎来2024年度“开门红”。今年1至3月,全县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57亿元,同比增长26.3%,增幅列全市第二。

    “碳-14辐照生产靶件成功出堆!”4月20日13时48分,经过两年的堆芯辐照后,第一根碳-14靶件从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出堆,这是我国首次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本次碳-14靶件的出堆,标志着海盐在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让越来越多的核药企业吃下“定心丸”,浙江爱索拓标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爱索拓标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的企业之一,今年年初,公司投资1亿元的标记药物与精准安评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秦山街道。该项目将建设碳-14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研发、合成及医药代谢、示踪技术应用创新平台,预计年产值1.2亿元。“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的发展我们看在眼里,信心十足。”浙江爱索拓标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征敏博士表示,未来,企业在办理资质证照、集中处理废弃物以及吸引核技术人才等方面,将会获得更为优越的发展和利好。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海盐有硬“核”招数。近年来,海盐致力于打造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积极创新央地校企合作模式,联合秦山核电、上海核工院等单位,创新建设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突破堆芯辐照装置研制、靶件设计与制造等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去年底,全球领先药企瑞士诺华集团与海盐正式签约,诺华高端核药项目落户秦山街道,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6亿元,吸引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海盐,打开了同位素产业发展新格局。”县科技局局长章丽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同位素生产龙头企业中国同辐、核药研发生产企业法伯新天等23个核药相关项目确定落户,总投资超80亿元。

    抢订单、抓生产是海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掠影。日前,在嘉兴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级组装自动化生产车间里,随着各类自动化机械运转,一件件汽车传感器走下生产线,这些汽车传感器,将用在国内一线品牌新能源汽车上。“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了11月份,第一季度公司的总销售额在2800万元左右,利润率20%,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嘉兴乐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勇勇说,“今年我们在IC封装工艺非标生产设备方面和国际品牌电动汽车电机Busbar结构件生产设备方面将会追加投资1400万元,提高企业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激发制造业创新动力,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今年以来,海盐还通过辅导主平台方式加大高新投资。在高新投资体量占全县比重最大的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划分8个网格,对193家规上企业开展技改项目大排查,通过走访,做好技改项目储备,重点挖掘高新投资项目投资潜力,并做好入库和统计申报辅导。

    “利用达产履约帮扶政策,我们将投资完成率低的企业和项目作为重点挖潜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深挖投资潜力。”章丽锋说,通过辅导,一季度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挖掘高新投资1亿8859万元。

    记者从县科技局了解到,近2年来,海盐高新投资增速分别为10.9%,24.7%,增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在全市排名由追赶状态逐渐走向领先。目前,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61家,且正在通过奖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科创基金支持企业创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如,设立20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7500万元科技型企业“政保共担贷”风险池;组建1亿元科创人才股权投资基金,多维度给予企业科技金融支持。

    “在加强优质项目招引与储备方面,我们定期举办项目路演,择优投向引领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科创水平高的双创项目,规范基金运行,严格落实‘征集、建库、咨询、立项、尽调、投决、投资、投后管理、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优质科创项目落地。”章丽锋告诉记者,目前已对接入库20余个科创基金项目,立项5个,确定首期股权投资2个,投资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500万元。

    “尽管海盐高新投资增速领跑全市,但目前依旧存在县域经济体量小的痛点。”章丽锋表示,接下来,海盐将继续打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做好政策兑现、一对一精准服务项目、紧盯高新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等工作,积极抢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新高地”,力争投资总量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