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在财技共富学院沿江镇双马塑业有限公司教学点的包装车间学习组装蔬菜处理器等产品。
临海市东塍镇有这样一个零工市场,它不仅提供各种招工信息,还容纳了财技共富学院、实操车间、培训基地、电商中心和职工托育服务中心等,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打工综合体。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浙江省“百万家庭奔富示范县”,近年来,临海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切口,以财技共富学院和零工市场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可持续增收路径,解决扩中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
临海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型城市,产业升级既需要大量熟练技工,又需要能操作先进机器设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招工时却不时出现“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尴尬;尤其是“扩中”家庭主要依赖于男性外出务工,其他家庭成员因渠道狭窄不能长期进厂工作,致使用工市场出现供需错位的现象。
最近,东塍村民金大姐想找一份厂里上班的工作补贴家用,在零工市场看了一圈招聘公告,一时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工作人员建议,可以先在零工市场内的实操车间做些彩灯加工的散活,一边打零工,一边找工作。一小时15元的工资,金大姐觉得还算不错,既能学一门技术,还可边赚钱边物色其他长期工作,市场内的托育中心还可以帮她带孩子,让她能安心上班。一方面为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增收的机会;另一方面,零工市场的出现还有效解决了当地企业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难题。在东塍镇,彩灯产业和休闲用品产业是两大主导产业,但受订单周期性影响,用工需求经常发生变化。屈丽君的彩灯小作坊最近接到了一批新的外贸订单,急需新招几名工人,令她没想到是,在零工市场登记信息后,不到两天就招满了工人,订单也因此顺利交付。
位于东塍镇财技共富学院内宽敞明亮的托育所。
目前,东塍、涌泉、杜桥等镇街均已开设分院和零工市场,今年全市镇街将有望实现两个促就业平台的全覆盖。24家本地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成立帮扶联盟,在工厂搭建“车间教室”,由技术骨干带领学员手把手实操带教,传授硬本领、好手艺,实现“毕业即可上岗”。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财技共富学院和零工市场就服务1100余批次企业,提供岗位近8000个,达成用工关系4000余对,每年每人增收近3.6万元。与此同时,2023年临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3%和6.92%,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图片由临海市财政局提供)
【调研札记】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与“只出钱不出力”的传统财政出资模式不同,临海模式以财政统筹,开创“众人拾柴”提技模式;从预算源头对就业技能培训体系进行优化重塑,加大实用就业技能政策落实力度;积极盘活资源,构建起“场地唤醒”激励模式。既帮助企业解决了阶段性用工难的难题,又通过线上线下搭建的零工市场满足了“临时工”想赚点外快贴补家用的就业需求,在助力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