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潮新闻 徐子涵2024-05-08 09:13全网传播量2745
00:00
00:00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出自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兼探险家的徐霞客之口。

徐霞客,可谓是中国古今历史上的“驴友第一人”,以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出走方式,丈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四处游历增广见识。而不像寻常士人那样,徘徊在家乡的尺寸之地,最后老于户牖之下。

1587年,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皆为读书人的徐霞客呱呱坠地。徐霞客父亲一生不愿为官,亦不同权势交往,反而喜爱游赏山水景观。深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笃志好学的徐霞客幼年即博览群书,尤其钟情地经图志。

纵观他长达三十多年的壮游生涯中,多次遇盗,几度绝粮,却仍然途穷不忧,行误无悔,孜孜不倦地探索大自然的未知领域。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未避风雨,莫惮虎狼。白天旅游探险,晚上伏灯写作,有时甚至就着破壁枯树,燃脂拾穗走笔为记。

徐霞客摆脱了视游山玩水为陶冶情操之道的传统模式,赋予旅游更具科学探索与冒险精神的丰富内涵。因而,由他以日记形式所著述的《徐霞客游记》,更是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1586-1641) 清 叶衍兰 绘。据CFP。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410年后的今天,当我喃喃念起《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文字时,心中依旧升腾起一个宁海本地人的自豪感。家乡宁海的明山秀水,自古以来便是地理人探究的重点。据考证,作为地理学家的徐霞客,之所以让《徐霞客游记》从宁海开篇,绝不是因为一时兴起,而是和徐霞客想要解读中国的“南龙巨脉”有关。

游圣徐霞客虽是从28岁开游并落笔游记开篇,但在此之前他已从饱览图经和实地游览中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知晓大的山形水势。且地域广大山川奇秀的浙闽以南地区,资料相对较少,属于荒蛮之地,带有神秘色彩,更令他萌发了纪游首选之志。

在他看来,黄河以北、长江以南、江河之间是中国的三条龙脉,但“惟南龙磅礴半宇之内”。宁海的地理位置,恰是南龙大脉的东首。于是他便自浙江宁海起游,到云南丽江终止,从东端到西源跨越华夏大地探秘“南龙大脉”。至于这条巨脉也是徐霞客毕生考察的重点。

少时便拥有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志的游圣,这是自比诗仙李白“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表达,而这两人所说的“苍梧”,实指宁海一带天台山地区的海域。

所以,徐霞客从宁海出西门开启旅程的古道,即是李白27岁出四川直奔天台山的所经之路。徐霞客在宁海游历猎奇,走过了长达120公里的“霞客古道”。

由卵石铺就的古道蜿蜒在无边无际的碧树丛中,途中时而瀑潭相叠,时而怪石嶙峋。首宿梁皇山、险渡水母溪、苦乐松岭门、取经筋竹庵……而今,当年徐霞客途经的景点,依旧清晰可辨。

沿着古道,宁海建成了全国首条风景道、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加上遍布全县的“20分钟交通圈”、12条旅游交通专线,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四通八达的道路,一定会羡煞那些用脚步丈量崎岖不平路的古人吧。

而今,“千里走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徒步穿越活动也在火热进行。旨在宣传和推介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倡导“爱户外,享生活”的运动方式和生活理念。

又是一年519,徐霞客大道上的徐霞客石刻雕像,代替他早已消泯的肉体,凝铸不朽的精魂。头顶云淡风轻的游圣,默默伫立在无尽的时代苍穹下,目光坚毅,凝眸远方,守望着曾经曾用生命丈量的锦绣江山。目睹世间,人来人往出游;谛听天地,缘聚缘散起落……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更应当做人生里的自由追风侠,用自己步履不停的足迹,谱写出个人生命的传奇。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疗愈身心,并收获独属于你的——一方见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