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内外教授、临床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175人、培育137人,每年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3.8万人次,年开展日间手术3万余台次、平均住院日降至4.7天,门诊挂号智慧预约率达到90.7%、检查智慧预约率达到了100%……
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5月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一组数据,反应了以浙大一院为代表的我省公立医院推进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卫建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刘晨茵摄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感,梁廷波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浙大一院“一手机、一张床、一路暖”的流程再造经验。
“目前一手机能实行全院通关,缩短了90%的等待时间;一张床打通全院床位管理,平均住院等待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到3.5天;一路暖全流程服务设置了出院接送停靠点、暖心陪诊员、居家护理团队等,让患者少费心,也让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梁廷波表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
据介绍,目前患者到浙大一院就医时无需带卡,一部手机就能实现了门诊全流程的服务。目前,浙大医院门诊挂号智慧预约率达到了90.7%,结算率达到了92%,检查智慧预约率达到了100%。智慧平台统筹了1400个检查项目,分时段、跨院区一键式服务、一键式预约,缩短了90%的等待时间。
同时,浙大一院打通全院床位管理,患者线上自助入院、床边结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年开展日间手术3万余台次,平均住院日降到4.7天。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减少患者负担。
针对医院停车难,特殊人群行走难问题,浙大一院设置了多个院内的临时下客点、爱心接驳车、出院接送停靠点;暖心陪诊员不仅在医院的门诊陪诊,还会把患者送到病房;居家护理团队提供了上门护理服务,让更多老百姓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不互认是老百姓看病就医过程中的痛点,也是我国医改工作的推动重点。
202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互认服务。梁廷波介绍,仅浙大一院2023年就完成了检验检查互认70684次,居全省首位,避免了患者在不同医院的重复检查,节约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