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张文星、许春荣夫妇:“创”在上虞有苦更有甜

潮新闻 共享联盟·上虞 沈嘉玲2024-05-07 11:14全网传播量808
00:00
00:00

“美女,今天旋风土豆卖完了,你看要不要尝尝新品?”“帅哥,后面的桌子都坐满了,你等一下,我给你在旁边再支一张。”……5月1日晚上7点多,在杭州湾经开区职工生活区的青春乐业广场里,张文星、许春荣正忙得不亦乐乎,身前的冰柜前挤满了挑选食材的顾客,身后的就餐区域内也坐满了人,一位难求。

“这几天生意好,我们连着两三天都爆满了。”谈起这几天的经营情况,妻子许春荣笑得合不拢嘴。张文星、许春荣来自安徽省, “其实一开始来,就想着能比家里多挣些钱。”张文星告诉记者,在老家,俩人以种地为生,“但就只有几亩地,我们也没啥文化,一年收入四五万。”可以度日,但想着给孩子、老人创造更好的条件,张文星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独自打拼了两年,张文星向妻子许春荣提出让她一起来上虞的想法。“他说他想吃我做的煎饼,想让我来上虞摆摊。”体恤丈夫一人在外的艰辛,2014年元宵过后,许春荣跟随者丈夫的步伐来到上虞。“一开始并没着赚钱,就觉得做煎饼卖不完,自己也能吃。”然而许春荣的煎饼果子小摊一支起来,就吸引了不少食客。那时,许春荣主要经营早餐和晚餐两个时段,虽然营业时间并不长,但工作时间却是长达10多个小时。“我每天早上4点多要起来备料。”许春荣说,从洗菜、和面到煎香肠、炸里脊,都是她和丈夫两人准备。早上6点出摊,一直忙活到9点多收摊。中午简单休息一下,下午又要起来备料,为晚市做准备。“一般回到家都晚上9点多了,等把器具都洗干净,要到11点多了。”许春荣说,虽然生活比较苦,但是看着每天都卖光的面桶,心里还是很满足的。“好的时候,我一早上就可以卖五六百块钱。”但最让许春荣自豪的还是她积攒下了一批忠实的“粉丝”,“甚至还有老客因为来迟了没买到,特意找到我租的出租屋里,让我单独给他做两份。他说他妻子怀孕了,就想吃我做的煎饼。”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2019年,丈夫张文星辞掉了工作,做起了炸串生意。虽然日子一天天在变好,但有一个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夫妻俩。“我们那时经营的是流动小摊,每天不仅要风吹日晒,还要提心吊胆。”许春荣说,虽然上虞的城管体恤他们的不易多是柔性执法,但她仍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能够遮风挡雨就行。

转机出现在去年。为了在留住“烟火气”的同时管出“好秩序”,去年,经开区打造了青春乐业广场,给所有流动摊贩一个固定的经营点。有了固定经营点后,夫妻俩便开始着手转型之路。“现在不卖煎饼了,专做炸串和烧烤。”去年年底,夫妻俩还专门购置了大型冰柜,多租用了一个摊位用作餐饮区,让食客吃得安心又舒适。

如今,夫妻俩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摊位规模也越来越大。“前两年,我们在老家的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等大儿子读高中了,我们计划把小女儿接到身边来……”说起未来规划,许春荣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也充满了光。

在青春乐业广场,像张文星、许春荣夫妻俩这样在异乡“淘金”过程中找到生活甜意的新居民还有很多……

相关新闻
当交警遇到“五一”,他们才是最美的风“警”
为期两天,他们共赴活力四射的青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