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是喜人的。据“杭州文广旅游发布”,“五一”第一天,杭州市共接待游客170.2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幅为49.4%。后续几天,叠加本地市民出游消费,推动市场持续升温。假期尾声了,我们想把镜头拉近,聚焦一家家烟火气十足的街头小店,让店主们来晒晒“五一”的流水。当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数据碰撞的时候,或许我们更能感受奋斗的意义,体味“拼”字的滋味。
将彩漆滴入水中,随即慢慢晕开,以漆为笔,以水作画,当水面渐渐流动成花纹,白色扇面浸入其中,或摇动,或旋转,山川水影跃然于扇面之上,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制作而成。
围拢在杭州河坊街一家扇文创店门前的游客不由赞叹:“美得出其不意。”
最近,融合了非遗大漆技艺的“漆扇”火了,这股风也吹到了杭州。
五一期间,杭州这家扇子店推出的“漂流漆扇”体验活动吸引了上千名游客,也为店里带来了翻倍的营业额。
老板李宏武喜上眉梢。
一天卖出200多把“漆扇”
店老板因为扇子与杭州结缘
在店门口,一把把如水墨画般的“漆扇”悬挂在玻璃橱窗上,下面摆放着制作工具——清水、彩漆、素扇。
“今天下雨人稍微少些,前几天每天都要排队,一天最多做了200多把。”5月4日上午,潮新闻记者来到店里,店员说平时一天最多只有几十人体验,“五一”游客多了,店里顾客也倍增。
这家位于河坊街的扇子店已开了7年,但引入漆扇是上个月。
“和传统大漆技艺比起来,漂流漆比较简单,每个人都能上手体验,很多小朋友或是年轻人都很享受自己做漆扇的乐趣,因为每个人做出来的扇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专属于自己的花纹样式。”老板李宏武告诉记者。
因为喜欢扇子文化和中式美学,老家山西的他,2011年改行做扇子。
2017年,李宏武把店开到了杭州,这里也成了他常住的地方。“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热门的旅游城市,与扇子的气质比较契合,河坊街人气很旺,我就选址到了这里。”
平时,他会到各个城市考察,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下来,感觉杭州的营商环境不错,扇子市场也挺大的。
下午,河坊街上的游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些路过的游客被漆扇吸引,纷纷上手体验,还有不少游客围在一旁观看,跃跃欲试。
记者 金檬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做一把漂流漆扇的价格是38元,制作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如果手法到位,还能得到“大师级”作品。
店员介绍,前不久,一对父女就在店里做了一把“水波行舟扇”,俨然一幅西湖游船的景象。
受访者供图
来自山东的游客黄小姐路过,准备制作一把,还让同行的朋友拍下视频。“杭州是一座很有江南韵味的城市,从漆扇里能看到烟雨江南,留作杭州之旅的纪念,很有意义。”
国潮风“上大分”
五一期间日营业额高达6万元
穿过门口簇拥的顾客,走进店内,琳琅满目的图扇和折扇映入眼帘,仿佛进入了扇子的博物馆。
一名来自四川的游客正在收银台打包刚刚挑中的团扇。“无意间路过,进来逛逛,一眼就看中了这把扇子,很有杭州特色和江南韵味,我想买回家当装饰品。”
记者 金檬 摄
扇子是“杭州三宝”之一,如今店里不少扇子结合了更多的杭州元素。
比如,有些扇面用的是杭州丝绸,还有些图案刻画的是三潭印月、苏堤春晓等杭州美景。“五一期间,店里卖得最好的扇子就是缂丝团扇,还有漆画系列、丝绸系列折扇。”
左为“苏堤春晓”图案。记者 金檬 摄
李宏武告诉记者,很多来杭州的游客都喜欢买一些有杭州特色的扇子,送人或是自己留作纪念,这几天还有不少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游客来买,他们喜欢水墨画的传统镂空折扇,像三潭映月等折扇就已经全部卖完了。
记者 金檬 摄
五一期间游客源源不断,李宏武忙到一刻不停。
这几天,河坊街到了晚上10点,仍有不少游客,他顺势把店铺的营业时间延长至11点半。
“五一期间,营业额一天最多能达到6万元,整体来看,比平时大约翻了一倍。”
5月4日的河坊街。记者 金檬 摄
李宏武的扇子设计风格不断更新迭代。“扇子不是生活必需品,想要吸引更多顾客就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在款式、色彩与体验上迎合年轻人的喜好。”
他感慨,国潮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对于扇子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发展契机,“抓住国潮的风头,才能让扇子更出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