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是喜人的。据“杭州文广旅游发布”,“五一”第一天,杭州市共接待游客170.2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幅为49.4%。后续几天,叠加本地市民出游消费,推动市场持续升温。假期尾声了,我们想把镜头拉近,聚焦一家家烟火气十足的街头小店,让店主们来晒晒“五一”的流水。当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数据碰撞的时候,或许我们更能感受奋斗的意义,体味“拼”字的滋味。
五一假期,青芝坞左邻右舍小超市的老板娘张姐迎来了生意的高峰期。
往年,小长假的月份流水会高出普通月份。今年“五一”,客流比往年更火爆,收入也看涨,“今年‘五一’,大约抵得上普通月份近一半的流水。”
客人们最爱买小零食、泡面、矿泉水。天气热时,冰柜里的冰棒销量也不错。
张姐 章然 摄
张姐还经营着超市旁一家民宿,五一假期大部分时间客房满员。
“两家店一起算,一年肯定有40到50万收入。”张姐喜欢开店,自己把控时间接孩子上下学,等假期过完,再错峰带孩子出去玩一圈。她提前给孩子准备了国风仙女裙,“五一”后,女儿就能穿出去郊游玩耍了。
她说自己没什么生活压力,房子已经买好,也没有贷款。
她信这一条:做一件事就要尽量做好,开店亦如是,要言传身教,为女儿挣出好未来。
不止卖泡面、零食、冰棒
老板娘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
沿着青芝坞入口一路向前,沿途有七八家小超市。
左邻右舍是位于中部的一家,50平米的面积,内里陈设被精心打理过,黄桃干、海瓜子、夏威夷果……一袋袋有序排列。
小店一景 章然 摄
单辟出一块零食区,琳琅满目的小袋包装分格摆放,能满足一次性想尝多样口味的年轻人。
张姐在店里忙忙碌碌。
小店一景 章然 摄
单辟出来的零食区 章然 摄
饮料消耗得快,她一会儿拆开饮料包装,把果汁汽水摆进冰箱;一会儿把包装盒压好放到门口;一会儿接待来店里的客人。
中途,还来了个电话,张姐急切沟通细节。
小超市生意不错,常常一次性六七个年轻人进来。买冰棒、零食、饮料是主要需求。
价格不贵,年轻人花超过一百元的是少数,多数几十块钱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客流量大,算下来一整天的流水很可观。
“附近小超市比较多,所以这些零食小玩意价格比较透明,不会卖贵的。”为了多增加收入,店里增加售卖蜂蜜、酒类。
金黄的蜂蜜事业是张家祖传,价格不一,根据分量和品质而定。五一假期期间,多数是老客,新客少。
此外,民宿也忙。
“五一节前,大部分客房都定完了。”张姐说,这家民宿是租了别家自己经营,租金不便宜,但仍想试试看。
忙中抽空,张姐要接待来民宿的客人 章然 摄
她看中了青芝坞的整体民宿环境,有氛围,不愁没客人。
今年“五一”,张姐身兼数职没一刻能停下来:民宿女主人,小超市老板娘,青芝坞蜂蜜供应商。
“假期,是别人在玩我们在忙,不过越忙就越赚钱,我希望越忙越好。”
小店店主的心声
假期不能陪孩子出门玩,挺无奈的
从早上7点半营业至深夜12点,张姐的小超市一直是这条路上最晚关店的。
白天是游客买零食,晚上是民宿客人买夜宵。
她和老公分上下半场,轮流守店,“开店需要守,这块超市多竞争压力大,深夜的生意也不能放弃。”
两人从不叫苦,认为开店赚的都是自己的。
“自己给自己打工,算不上苦。”
张姐在分装饮料 章然 摄
在青芝坞开店十多年,生意比较稳定,在杭州有房有车,生活算过得去。
“我们开店比上班赚得多一点,时间自由。”张姐说,唯一不足是不能假期带着孩子长途旅游。
平常周末,寒暑假,店里比较空闲时,张姐才会开车带孩子转一圈,“店开在景区好处之一,出门就是景。”
但,去杭州市外的机会很少。
张姐给孩子买的五一出游衣服 章然 摄
大部分假期张姐和老公都被工作所占据,孩子只能在店里玩。
“我有时候也会跟女儿说,假期到处人挤人,没什么好玩的。”张姐说,孩子很懂事不哭不闹,但有时候能看得出,不能出去旅游,有点失望。
张姐给女儿买了一套新衣服,“只能等五一假期过了,再想办法弥补孩子,这也是身为小店店主孩子很无奈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