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眼轴一样长,为什么我孩子近视了?”近视,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原因

    潮新闻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张情结 何婷婷2024-05-04 05:10全网传播量1732
    00:00
    00:00

    假期宅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和过度用眼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视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眼轴长度,作为近视筛查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

    在浙江省眼科医院之江院区的视光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两个孩子的眼轴长度是一样的,一个没近视,另一个却近视了。

    这时,孩子家长往往充满了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图源:视觉中国

    专家表示,眼轴长度并不是近视形成的唯一要素。

    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光线进入眼睛后,通过角膜、晶状体等一系列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了清晰的图像。

    而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近视就相当于我们眼睛这台照相机不对焦了。

    那么决定近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眼球的这套“对焦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屈光状态,主要是由角膜曲率、眼轴、晶状体屈光力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要素异常,都会导致屈光状态的异常。

    角膜曲率

    角膜曲率是指角膜的弯曲度,相当于照相机前方镜头向前突出的半球形表面的弧度,它代表了角膜曲折光线的能力。

    每个人的角膜形态不一样,所以角膜曲率也不一样。如果弯面越弯,也就是曲率越高,光线的汇聚能力就越强,会提前汇聚在视网膜之前,形成近视;

    如果弯面越扁、越平,聚光线的能力就越弱,光线汇聚就会越晚,大部分汇聚在视网膜之后,形成远视。

    正常的角膜曲率在40D-46D之间,角膜曲率越大,意味着角膜凸起的程度越高,近视的概率也会随之升高

    青少年近视防控常用的“OK镜”也就是角膜塑形镜,其原理就是通过对角膜中央区域的物理性压平、塑形,来改变角膜曲率,使成像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从而在白天达到清晰视力。

    眼轴长度

    眼轴指的是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的距离,直白讲就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

    刚出生时,眼轴较短,约16.5mm,人眼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直至成年后,眼轴发育才逐渐稳定,约为24mm。

    如果眼轴发育过快,就会形成近视。近视后,眼轴长度每增长1mm,大约对应200-250度近视

    晶状体屈光力

    晶状体屈光力相当于相机镜头的变焦能力,屈光力减少会使眼球屈光状态向远视发展,屈光力增加会使眼球屈光状态向近视发展。

    目前,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晶状体的屈光力。

    图源:视觉中国

    眼睛的屈光状态由以上三者的不同组合变化来决定。其中,因为晶状体屈光力变化相对缓慢,所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是决定屈光状态的主要因素

    由角膜曲率过于“陡峭”引起的近视叫曲率性近视,一般来说眼轴也不长;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近视叫轴性近视,主要表现为眼轴增长。

    一般来说,相同近视度数,轴性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较曲率性近视患者长,因此出现眼底并发症的风险也更大

    因此,相同近视度数的人,他们的眼轴长度可以相差很大;同样的,相同眼轴长度的人,他们度数却不一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