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盐,市民喜欢把满身绿色的公共自行车,亲切地称之为“小绿”。天气转暖后,街头巷尾流动的“小绿”明显增多,正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绿色出行的“好搭档”。
记者采访获悉,进入3月以来,海盐公共自行车租用量不断攀升,单日租用量最高达6464辆次。
“小绿”受追捧
为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倡导广大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011年海盐在嘉兴市范围内率先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凭借24小时自助服务、1小时免费等措施,公共自行车迅速“驶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从小区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从人流聚集地到旅游景点,经过两期建设,目前海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已覆盖武原、西塘桥、望海、秦山4个街道和澉浦镇,拥有公共自行车站点142个、车位4328个,投放公共自行车3625辆,年租用量稳定在150万人次以上。
对很多市民来说,骑自行车出行已成为一种习惯。在武原街道枣园西路一家单位上班的沈卫红,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外出,而公共自行车便是她选择最多的一项交通工具。“海盐县城不算大,所以骑公共自行车出去办事很方便,骑起来一点也不累,租赁点也多,借车、还车都很方便。”沈卫红说。
打好“服务牌”
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推出以来,海盐始终践行“公益为先,服务民生”这一宗旨,在站位布点方面,积极响应市民呼声,围绕住宅小区、公共机构、商贸区域、公园广场等民众集散场所为重点进行布局。
“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公共自行车流动潮夕现象明显,即每天上午7:30—8:30,下午5:00—6:00两个高峰时段,是公共自行车使用量较高的时段。”海盐鸿远公交公司相关人员介绍。
对此,海盐鸿远公交公司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公共自行车运维公司加大统筹调度,做好车辆周转调运,根据站点情况及时补桩或下架车辆,以便市民顺利借车、及时还车,同时强化运营维护,确保车辆性能完好和市民骑行安全,全力保障市民绿色出行。
市民期待多
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小绿”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灵活的出行选择,十多年来一直备受大家的喜爱。
在采访中,部分市民也提出了更多期待。“我家娃还不会骑自行车,每次去附近的公园遛弯,都是我在前面骑着自行车,娃在后面滑着滑板车,要是有亲子版公共自行车就好了,我可以和孩子一起骑车,那感觉一定很棒。”一名妈妈如是说道。
一名“小绿”的忠实粉丝表示,现在海盐打造的新地标——“敕海观塘”城市阳台非常漂亮,希望能同步在那里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并推出一批日出主题的旅游观光自行车,丰富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骑行体验,让大家在观赏日出的同时,通过骑行深度打卡海边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