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艺术乡建|四川美术学院师生走进成渝双城和美乡村海龙凯歌

    潮新闻 周俊 王志伟2024-04-30 03:52全网传播量20.2万

    4月27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创意委员会指导,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海龙凯歌文旅园区管委会主办的“共建和美乡村、诗画海龙凯歌”四川美术学院师生“走进海龙凯歌”大型系列活动在四川遂宁安居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举行。

    系列活动包括“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共建和美乡村”座谈交流会、“流光绘影”美丽乡村艺术展、“绘海龙新貌 讲凯歌故事”川美师生写生和影像创作活动、“非遗活化”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活动等。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唐青阳,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带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杨承志,中国作协原副主席、知名诗人吉狄马加,四川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成都市文联主席杨晓阳,农业农村部沼科所研究员张鸣鸣,浙江省“艺术乡建助力共同富裕”专家沈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四川美术学院党政办副主任郁薇,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委员会理事长王天祥,遂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岳建光,遂宁市文联主席梁勤,遂宁市教育体育局局长王松,安居区委书记吴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健、川美教师、博硕士、本科生代表出席活动。

    四川遂宁“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是由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团队担任文化调研与整体策划,并持续助力建设与发展。项目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以沼气为媒、以农业为基,推动低碳产业链条延伸和农林文旅深度融合,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次系列活动,是以“艺术”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海龙凯歌”朝审美经济、体验经济、意义经济、数字经济迭代升级发展的一次助力和推动。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遂宁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岳建光代表遂宁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近年来,安居区与四川美术学院在海龙凯歌项目策划、“沼气文化”脉络梳理、乡村艺术研创基地建设、传统工艺传承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成功打造“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并实现“田园变乐园、园区成景区”的华丽转变,真正实现了校地合作双向奔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希望双方秉持初心,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城乡融合、人文共生、艺术赋能的乡村画卷。

    仪式上,四川美术学院向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捐赠50幅作品、授予“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美育委员会社会美育基地”,开展了遂宁安居和学校共建“四川省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授牌活动。

    仪式后,与会人员前往凯歌公社美术馆、龙翔书院和园区共富之园、凯歌公社、幸福乡村三大组团,观摩了庞茂琨、翁凯旋等知名艺术家和川美师生创作的“美丽乡村”艺术作品,沉浸式感受了“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独特魅力。

    庞茂琨沉浸在“海龙凯歌”美景之中,以画笔描绘了“海龙凯歌”新貌。青年艺术家们也纷纷用画笔与镜头,记录下“海龙凯歌”和美乡村的美好时刻。

    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共建和美乡村”座谈交流会上,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王天祥作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海龙凯歌”实践》分享、浙江省专家沈勇作了《从“千万工程”到“艺术乡建”的浙江实践》报告、浙江省乡村CEO黄彬彬以《青春作伴好还乡》为题,分享浙江窑里村乡村运营团队的鲜活经验,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政策团队张鸣鸣教授做《从“千万工程”经验思考“海龙凯歌”发展》的报告。川美博士生代表纷纷以海龙凯歌为例,分享了对和美乡村建设的思考。

    活动期间,遂宁市安居区和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还就共建“四川省传统工艺工作站”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动双方立足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从体制机制建设、重点项目、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了推进与落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叶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