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站”大门、少年宫登月火箭、151公交车、解百、杭钢……杭博“百万收藏”特展来了

    潮新闻 2024-04-29 07:00全网传播量10.9万
    00:00
    00:00

    1949年-2024年,杭州解放整整75周年。

    用哪些关键词描述这些年的杭州“城市记忆”,相信每个杭州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今天,杭州博物馆南馆,全新上线的“百万收藏:一座博物馆收藏一座城”特展将给出一份很有共鸣的答案。

    各种实景,带你穿越杭州

    此次展览,潮新闻记者走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实景感”,仿佛走进了一条时空隧道,跟着10个实景展陈空间穿越到过去,回顾杭州的75年。

    杭州大事记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展览的10个单元包括:“荣耀的日子”、“那年江畔”、“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到杭州的第一站”、“时代在召唤”、“在希望的田野上”、“快来看‘明珠’”、“梦想天堂”、“I LOVE Hangzhou”、“乘‘数’而上”,分别对应杭州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希冀通过一种连续性叙事,层层深入,构筑起新时代的杭州故事、中国精神。

    杭州老门牌 余雯雯 摄

    展览的序厅,就是老底子杭州站的“大门”。一走近,旁边的杭州妹子就感慨了一句:“这么老的杭州站,我都没见到过。”

    如果要追溯历史,城站确实很“老”了——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建设的火车站,杭州城内的火车站原是1909年建成使用的清泰门站,次年迁移至城内,改称“杭州站”。因为是城内之站,所以也被称为“城站”。

    老杭州站门口 余雯雯 摄

    再往里,会见到工厂生产车间、各种仪器的实景,直接把“杭州钢铁厂”的厂区“搬”到了现场。最让人感慨的是,除了杭钢厂区的铁椅子,连淋浴房、食堂都有,让人感受了一把杭州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工厂食堂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工厂空间 杭州博物馆 供图

    淋浴房 余雯雯 摄

    再走过去,就到了杭州人共鸣度最高的展区之一: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

    橱窗里一大一小的自行车、缝纫机以及百货商店展柜和顶上的老式电风扇,一下子把人带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解百 余雯雯 摄


    解百的橱窗 余雯雯 摄

    解百的展柜 余雯雯 摄

    解百的橱窗 余雯雯 摄

    推荐大家仔细看看展柜里售卖的物品,估计每个杭州人家里起码能找出好几样——西湖味精、船牌肥皂、西湖牌电视机、西湖牌衬衫、红漆热水瓶、娃哈哈AD钙奶……杭州几代人购物的记忆都在这里了。


    解百售卖的西湖味精 余雯雯 摄

    解百售卖的热水瓶、衬衫等物品 余雯雯 摄

    走出解百,就会见到151路公交车,不妨上去坐坐。

    151公交车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关于这辆公交车的历史——

    1961年,杭州市区第一条无轨电车线通车,线路为城站至拱宸桥,编码是1路,全长12.5公里,车型为西湖牌。1988年,51路按照公交线路编码国际排列改名为151路,一直沿用至今。

    杭州交通展示空间 杭州博物馆 供图

    这个展厅空间里,有不少关于杭州交通的展示。

    潮新闻记者在墙面上1969年版杭州市交通简图上,发现了“乘风路”、“破浪路”,夹在中山中路和中河之间,到了隔壁一幅1983年的地图,这两条路名都没了,只出现了一条“枝头巷”。

    1969年地图 余雯雯 摄

    关于80后杭州伢儿们的记忆,必须是青少年宫的登月火箭。这次杭博也是很拼的,直接做了一个模型放在现场。

    青少年宫登月火箭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听着滚动播放的广播体操节奏,你还会进入一间教室,老式投影机、墙面上的数学公式,有被修正液乱画的课桌,黑板报上的值日生,童年回忆真的都回来了。

    老式投影仪 余雯雯 摄

    黑板报 余雯雯 摄

    老底子杭州人的娱乐活动中必有看电影这一项。

    这次的展厅里,“展览馆电影院”拱门的红色绒布掀开,进入剧场,充满历史感的排凳一坐,好戏开场咯。

    展览馆电影院门口 余雯雯 摄

    展览馆电影院的老凳子 余雯雯 摄

    策展人介绍说,电影院的灵感来自浙江展览馆,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叫“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是典型的苏联式建筑,是浙江省办展最早、影响最大的标志性展览场馆,还配备有电影院,被杭城人亲切地称为“红太阳展览馆”。

    还有一处让潮新闻记者印象深刻的实景就是西湖游船、三潭印月,绝对拍照打卡好去处。

    西湖游船 余雯雯 摄

    这次展览,还特别设计两个互动体验项目。

    一是盖章体验,展览设计了火车票+电影院联票,并在临展互动体验区设置了盖章体验,观众可以前往南馆服务台领取联票,盖上展览的记忆带回家。

    二是换装体验。观众可以至南馆二楼临展厅公教体验区,换上具有年代感的服饰进展厅拍照打卡。

    杭州博物馆 供图

    马上进入“五一”假期,真心推荐杭州人都带着全家人来一趟,肯定会收获满满。

    杭州博物馆 供图

    杭州博物馆 供图

    434件/套展品,大部分来自市民捐赠

    “百万收藏”计划是杭州博物馆在2021年推出的藏品征集计划,以“大杭州”为视野,积极征集、收藏与展示反映近现代以来杭州城市建设变迁、工业文化发展、生活方式转变等相关的时代物证。截至2024年4月28日,共进行五期征集活动,共计征集藏品1562套8878件,包括票证、照片、文献、家具、日用品等品类。

    今天“百万收藏”特展就是一次成果展示,展览以1949年5月3日的“杭州解放日”为起点,讲述至2024年5月3日的杭州“城市记忆”。

    杭州博物馆 供图

    通过甄选代表群众集体记忆的“100件标志性事件”、广泛征集“见证物”,与市民一起讲述普通人民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进而以杭州为缩影,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通过一个展(线下实体展)、一系列行动(征集令+线下特别寻访活动)以及一本书(图录)与系列纪实影像(口述影像),多层次、分角度地展示杭州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和市民的集体记忆,引发广泛的共情和共鸣,引导公众更好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

    本次展览展出434件/套展品,大部分来源于“百万收藏”计划中的市民捐赠。

    这些展品关联着城市、社区、家庭及个人的故事,体现了“在地性”与“广泛性”,是杭州“城市记忆”的生动演绎,也是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活化利用博物馆收藏,讲好城市故事的又一次有益尝试。

    展厅地面还可以跳房子哦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展览策划前期借鉴“参与式博物馆”理念,贯彻公众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原则,举办多次公共策展人研讨会。邀请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杭州人参与甄选1949—2024年来反映杭州城市变迁、凝聚市民集体记忆的“标志性事件”,并对场景设计、素材拣选、文案编撰、公教活动组织等阶段性成果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让展览更贴近市民生活。

    扫码时代的标记 杭州博物馆 供图

    展览期间,杭州博物馆将配套策划“讲述一座城”“见证一座城”“走读一座城”系列主题活动,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既让观众在体验中感受岁月变迁,又引导公众更好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展览时间:4月29日到10月9日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南馆特展厅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