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薇 摄
4月26日起,杭州地铁在部分进出站设置“闸机常开门”模式。在客流高峰期,1号线龙翔桥站部分进出站闸机扇门将保持开启状态,乘客正常刷卡或扫码后,可凭借闸机屏幕及闸机顶部指示灯判断是否成功进出闸,无须等待扇门开启,即可快速进出闸机。
以前是刷了卡扫了码门才开,现在是门常开,乘客刷卡后即可通行,一前一后的调整,其中的差别看似细微,但效果可能是惊人的。近日,合肥轨道在1号线骆岗站以及2号线五里墩站、三里庵站均进行了“闸机常开模式”测试,通过数据监测,得出常开模式下单台闸通行效率约提升30%-40%。
显然,这是更先进的管理理念,更高效率的通行办法,平时也许作用不明显,但一旦遇到高峰期,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对于龙翔桥站这一“杭州地铁客流量第一站”而言,意味着拥堵情况的极大缓解,意味着乘车环境的改善,这是一般硬件设施改造很难达到的效果。
当然,它对乘客的文明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开闸机是为了提高通行效率,有序通行,乘客应提前打开乘车码,避免到了闸门口,才想到翻包翻手机,人为制造堵点,好不容易节约下来的时间又给浪费了。
还需要提醒乘客注意的是,门打开了,出入方式可没有改变,入口还是入口出口也还是出口,别图方便随意走。地铁站内出入口的布局、道闸的设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利于快速将人流引导出去,而反向出入会打乱人流,造成进出人流的相互干扰,既不安全还影响了通行效率。
打开门也并不等于免费。没有了闸门的阻挡,出入基本上自由了,新的管理办法下会不会产生逃票现象是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实行闸机常开模式的城市,在闸机接收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扇门将自动合拢,而在杭州地铁里,如果出现票卡异常,或者刷卡扫码不成功,闸机扇门会依然保持打开状态供乘客快速通行,但闸机显示屏上会有“请到客服中心”提醒。相比起来,杭州这一做法更加人性化,但相应的管理难度也更大。乘客能否遵守规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试点的效果。乘客可以在龙翔桥地铁站客服中心处理票卡异常情况,也可以到达目的地后,在杭州地铁全线网内任一地铁站处理。可以说,地铁方面提供的处理通道非常广,方便乘客及时解决车票问题。
这其实是信任的相互给予,地铁为乘客提供便利,乘客也主动配合地铁方面的管理措施,别让逃票这样的问题困扰措施的落实。如果乘客不能及时处理,地铁管理方不妨设立诚信机制加以约束。
杭州地铁打开的是大门,更是信任,打破的是传统管理思路,打开的却是城市文明演进的新赛道。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杭州这座文明城市有很高的契合度。相信通过试点,通过经验的积累,新的模式会在更多的线路更多的站点落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