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明代“指南针”什么样?这个盘子告诉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28 23:53全网传播量74.4万
    00:00
    00:00


    五一小长假将近

    出门度假的你,最离不开的就是导航!

    没有导航的古人出远门

    必带古代的指南针——罗盘

    今天,一起认识

    明 万历漳州窑红绿彩罗经文盘


    明代“指南针”什么样?

    这个盘子告诉你!

    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起初叫作司南

    宋朝时发展完善后,有了罗盘

    明朝时,罗盘已经广泛应用于航海

    但目前的出土文物中

    仍未见到任何传世的明代罗盘实物

    然而,从这个精美的瓷盘中

    我们可以得知

    明代航海用的罗盘大致长这样️


    这个红绿彩罗经文盘是

    根据航海使用的罗盘针制作而得名

    盘口沿绘制了一周红彩篱格纹

    盘内壁间隔分布了

    五组红彩卷枝花纹、五组绿彩浪花鲤鱼跳跃

    盘心用红彩画了双圈

    中间绘有“天下一”三字

    有中国罗经天下第一之意

    盘心外围则分布了罗经文

    共二十五个字

    由天干、地支以及八卦组成

    (注释:天干地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

    八卦中的四卦——乾、坤、巽、艮

    象征着天、地、风、山

    可能用以表示四面八方和与航海安全有关的要素

    寓意着

    船舶之所在地为天地正中,永不迷失方向

    以此来寄托平安、祈求吉祥

    在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171年)刊行的

    《中山传信录》卷一中

    曾出现过一张针盘图

    与这个罗经文盘上所画的图案几乎一样

    因此,这个罗经文盘是

    我们了解和研究

    当时航海罗盘的重要实物依据


    罗盘怎么用?

    跟现在的指南针几乎一致!

    在宋代

    人工磁化技术和磁针装置技术有所突破

    古人把指南针放置在了方位盘上

    罗盘,应运而生


    “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南宋 曾三异 《因话录》

    此处的“地螺(罗)” 指的就是罗盘

    作为航海的“好帮手”

    罗盘的使用方法

    与现在的指南针几乎一致

    △图1为明万历漳州窑红绿彩罗经文盘;图2为木质罗盘,具体年代不详,中国航海博物馆藏;图3为现在的指南针。(自左向右)

    都是基于地球的磁性和磁针的相互作用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

    罗盘的“子午正针”是

    用磁针来确定地磁南北极方向

    “子午丙壬间的缝针”则是

    以日影来确定地理南北极方向

    两个方向间所夹的角度即为磁偏角

    利用罗盘

    古人就能比较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方位


    漳州窑瓷器远销海外

    见证全球贸易的变迁

    这个明万历年间的罗经文盘

    生产于漳州窑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外销到南洋地区


    漳州的月港

    是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港”之一

    明万历年间,月港盛况空前

    △漳州月港航拍图。

    与晚明时期的景德镇窑瓷器不同

    景德镇窑瓷器主要销往欧洲和中东

    而漳州窑瓷器经常被欧洲殖民者用来

    在其东方殖民地或航线沿途土著社会

    交换香料、给养、人力等资源

    △出土的其他漳州窑瓷器,均藏于福建博物院。

    因此,漳州窑陶瓷的出土地跨越世界各地

    包括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沉船

    东南亚和非洲、美洲等考古遗址

    △旧金山德雷克湾印第安聚落遗址出土经过加工的克拉克瓷盘圆心,漳州窑大盘碎片。

    陶瓷作为早期全球贸易中的主要商品

    从漳州窑瓷器中可以窥见

    当时的世界各地

    即使不曾直接遭受殖民统治或参与殖民贸易

    也都间接受到全球贸易的影响

    明朝商人带上罗盘,坐上商船

    把漳州窑运送到南洋

    如今,大港强港不断涌现

    跨越四百多年

    中国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勇气

    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