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鱼跃!青田季宅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致富产业

潮新闻 共享联盟(青田) 陈柔妤 张永益2024-04-27 09:09全网传播量8419
00:00
00:00

“这种已经发黄的枝条要修剪掉……”在丽水市青田县季宅乡华坦村热带水果种植园内,园主刘银雄正手把手地指导工人如何开展火龙果修剪春枝,只见他手拿剪刀熟练地将坏死的枝条及植株上新冒出的侧芽处理掉,清脆的“咔嚓”声奏响了春耕的序曲。

“这段时间种植园内全面开展剪枝工作,枝剪好了就可以保持水果的营养、开花结果。”刘银雄家庭农场负责人刘银雄介绍说,除了种植火龙果外,他的果园内还有释迦果、龙眼、无核荔枝等热带水果,通过多层膜覆盖保护技术,实现了种植基地四季开花,月月有果。

截止目前,刘银雄家庭农场总投资100余万,共种植了45个大棚的热带水果,总面积达15亩,年收入预计20余万元。在第一次尝到丰收的甜头后,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是刘银雄今年的目标,他调整种植结构,除大棚种植外,还引进巴旦木、榛子、西梅等果树。

连栋大棚拔地而起,连片“水塘”碧波荡漾。季宅乡在唱好“山歌”的同时,聚焦做活“水文章”,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开展洁水养鱼项目。在水牛塘洁水养鱼基地,一个个直径6米,高1.5米的“巨型鱼池”在基地里依次排开,鱼池里密密麻麻分布着数万尾鱼苗,工作人员正在给鱼儿喂食。

浙江水牛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根勇一边指导着工人喂食一边说:“我们这里是一级水资源保护区,不许发展大型工业,但是村集体要增收,靠传统农业难以实现,所以在经过多方考察后,我们决定发展淡水养殖。”

别看基地如今日渐红火,据叶根勇介绍,这处基地曾荒废20多年。为了探索渔业养殖新模式,发展壮大当地村集体经济,季宅乡以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为切入点,通过强村公司入股,引进社会资本,将曾经的荒废土地改造成占地50余亩的高密度现代渔业养殖基地。

“项目是从2021年7月份开始动工的,由于土地是租用村里的,我们每年要土地租金每亩600元。”浙江水牛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叶根勇介绍,除土地租金外,每年还要给村里利润分红,并支付强村公司24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有效增加当地村民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供水源于金坑水电站发电后的尾水,水质洁净,能有效保证鱼苗品质。目前基地里有300万尾鱼苗,以石斑鱼、鳟鱼、鲈鱼、青田田鱼为主,预计年产量约5万斤,产值约300万元。

山间林果飘香,渔场鱼跃人欢,曾经靠天吃饭,如今靠技生钱……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这只是季宅乡致富路上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季宅乡紧抓县强村富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农旅康养特色集镇为发展方向,对标“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要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壮大了以进口肉牛、红花油茶、高山稻米、洁水养鱼、热带水果、肉兔等为主体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多项产业走在全县甚至全市前列,不断取得强村富民新突破。

“我们季宅乡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季宅乡乡长廖宝坤表示,下一步,季宅乡将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和美丰收季宅。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