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今天(26日)上午,浙江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23年浙江公安在知产领域的“答卷”——2023年,浙江公安重拳出击,精准高效打击各类知识产权犯罪,全省共立案查办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55名,同比分别增长29.2%、94.4%,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其中公安部“昆仑办”督办案件11起,数量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浙江公安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置于护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统筹谋划,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凌厉攻势,筑牢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防线,营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2023年,浙江公安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着力构建“知名品牌保护、企业风险防范、区域产业治理、专业力量建设”等四大体系,打防治建一体推进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的“浙江知产警官”项目,成为2023年度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全省公安机关公平保护各类企业知识产权,着力打击侵犯我省“驰名商标”“老字号”品牌权益、高新科创企业和侵害本地特色产业美誉度的知识产权犯罪,一年来共破获侵犯浙商品牌案件350起,涉及180余个浙商品牌,侦办了一批假冒“西湖龙井”“绍兴黄酒”等老字号和地理证明商标产品的犯罪案件,切实维护品牌企业合法权益,服务我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针对群众反映的图书侵权盗版乱象、短视频侵权新业态,全省公安机关先后组织“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剑网2023”等专项行动,全年破获侵犯著作权案件141起,同比大幅提升120.3%,侦破公安部、国家版权局联合督办案件25起,占全国督办总数的16.7%,努力净化我省图书市场环境,推进网络影视、游戏文化行业发展。
今年的春节档院线,多部影视作品爆火,“盗录”现场也随之出现。从2023年12月开始,根据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在中宣部版权局和金华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金华市公安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剑影”战队依托知识产权犯罪侦查中心和大数据预警分析,开展了不间断的全网巡查。
锁定涉嫌传播盗版春节档电影的网站后,专案组于2月18日(龙年新年首个工作日)在广西南宁成功抓获非法网站的经营者陆某。随后,专案组开展溯源追踪,先后在湖南省长沙市、天津市武清区抓获涉嫌盗录春节档热门影片的人员李某、胡某和于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江苏宿迁、四川德阳抓获非法网站的技术维护人员季某、徐某和方某,从而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从盗录源头到末端传播的全链打击。
金华警方成功侦破了今年全国首例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刑事案件。在后续工作中,金华市公安机关全面发力、乘胜追击,共侦破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获非法传播盗版影视的网站、App客户端210余个,查处侵权影视作品50万余部,涉案金额达600万余元。战果位居全省第一。
此外,浙江公安还聚焦商业秘密保护。全省公安机关深化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受立案改革,在杭州、宁波等地试点推行县级公安机关商业秘密受立案工作机制,一年来全省共办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22起,破获新能源汽车领域系列侵犯商业秘密案。同时,建立企业商业秘密风险事件快速处置机制,共阻止正在发生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20余起,最大限度减轻了现实危害。
在民生安全保障相关领域,浙江公安“利剑出鞘”——围绕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舆论高度关注的突出违法犯罪,全省公安机关紧扣食品安全、医美乱象和假劣燃气具等主题,协同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部门波次开展“剑锋”集中行动4次,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要求,实施全国集群打击和跨区作战500余次,打掉犯罪团伙320余个,捣毁生产、销售窝点770余处,查获假冒商品480万余件。
一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立足服务保障,坚持“企呼我为”,主动靠前,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经营、安心发展。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是烦心事,为了让企业少烦心、多暖心,各地主动前移阵地,从根源上降低知识产权被侵害风险。
去年,全省已建立1560家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名录和400家商业秘密刑事保护重点企业,出台《浙江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工作指引》,组建200人“浙江知产警官”队伍,深入产业园区、企业,指导企业构建防范体系,征集违法犯罪线索,开展商业秘密刑事风险体检。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促进高质量发展”,浙江公安将以公安部“昆仑2024”专项行动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即日起,浙江公安将部署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护航企业发展“深蓝2024”专项工作,不断护航标杆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