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截图
4月23日,“500万粉丝女网红李某某北电艺考作弊”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校方回应称,北电在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成绩复核工作中,发现包括李闽轩在内的3名考生在表演专业复试时透露了自己的姓名,已经取消了这三名考生在本校的专业考试成绩。
高考公平是社会的底线公平,不容任何人亵渎。网红被曝艺考时作弊的消息一经传出,舆论为之哗然,引起了公众对于艺考公平性的广泛讨论,同时对李闽轩的行为表示了强烈质疑。
4月23日晚,当事人李闽轩发视频致歉,并回应相关质疑。她表示事先未仔细查看北京电影学院的复试考生须知内容,穿了绿色的形体服,“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违规了”。在自我介绍环节,自己因过于紧张而报出了姓名。她还透露,自己已放弃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对于这样的回应,公众并不买账。简而言之,艺考是涉及个人前途命运的大事,理应做好充分准备,连考生须知都没仔细查看,在穿着和自我介绍两个环节犯了“低级错误”,似乎有悖常理。退一步讲,即便真的没认真阅读考生须知,作为艺考生也不应该不清楚艺考有哪些基本规则。李闽轩的解释,确实有些苍白无力,难以令人信服。
在文化课考试中,考生只要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一经发现不论是否使用都会被认定为考试违纪或作弊,除了取消当场考试成绩,还会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之类的追加处罚。艺考虽然不同于文化课考试,但只要违反了相关规定,同样应该被视作考试违纪或作弊。
几年前,仝卓在直播中自爆“往届生改应届生”事件,一度引爆舆情。最终,中央戏剧学院依法撤销其取得的毕业证书,包括仝卓继父仝天峰、临汾教育局局长李晋平、延安市档案馆馆长李庆锋等在内,将近二十位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彰显了维护高考公平的决心和意志。相比之下,李闽轩的“作弊未遂”虽尚未造成实质性后果,但触及高考公平的红线,理应查清背后是否存在内幕,酌情追加处罚,以儆效尤。
此外,不少网友怀疑李闽轩的“作弊”是团队策划的一场“炒作”,其目的在于收割流量。倘若真的是这样,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而处罚也不能止于取消成绩。
当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李闽轩故意作弊以吸引流量,她的违规行为是不是一场“炒作”,她的回应和处理方式是不是被“放大”解读了,还需要相关部门介入彻查。但是,不管是无心之过还是为了收割流量,此事对其他考生都是一个警示。任何考试都有其规则和要求,艺考作为选拔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规则的制定旨在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在处理违规事件时,相关部门应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透明的处理流程和结果,以增强公众信任。
网红身份不能作为特殊通行证,每一个艺考生的汗水都不能被辜负。考生无论名气大小,社会影响力如何,都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场考试,了解并严格遵守考试规则,维护教育公平。作为公众人物,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受到广泛关注,任何不恰当的言行对个人声誉和未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短期流量带来的利益,更应以身作则,切莫以身试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