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世界,没有声音。他的笔下,一撇一捺皆是潇洒。
最近,衢州95后听障书法家程功成功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尽管先天听障,但他努力克服缺陷,和正常的同龄人共同学习生活,共同参加中考、高考,考上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今年26岁,他已证书如山。
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就了一段励志的人生。
悬崖边上,他抓住一支笔
程功的故事,始于1998年正月,东北寒冬。
程功父亲是衢州开化人,母亲是黑龙江人。1998年正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天寒地冻,即将降生的程功遭遇了人世间第一道劫难。长达4小时的难产,让出生时的他浑身青紫。
程功11个月大,父母仍没有听到那声渴盼已久的“爸爸妈妈”。经多家医院诊断,程功听力阈在110分贝,属于极重度耳聋。
看着眼神灵动的孩子,程功父母相信孩子是聪慧的,没有将他送到聋哑学校,而是让他和正常人一样上普通小学、中学。在学校,程功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然而,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他硬是瞪大眼睛,靠读老师的唇语学习,和其他孩子保持同步。小学毕业时,程功的语文只差一分满分。
史铁生曾说过:“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在程功的悬崖边缘,他幸运地抓住了一支笔。
程功的日常就是每天练习写字。钱洁瑗 摄
程功上小学前的最后一个夏天,为培养孩子特长,父母将他送去书法培训班。
程功还记得自己的第一节书法课。2005年,江西艺丹培训机构,他参加课前检测,在纸上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时的他连笔都不会拿,将这八个字写得歪歪扭扭。那一刻,年仅7岁的他,握着那支比他手掌大上许多的毛笔,一脸迷茫,惴惴不安。
没想到,老师谢李发生只是和蔼地对他笑笑,说:“记住,字是人的第二张脸。”
第一节课很基础。老师讲解了握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谢老师手把手教他写下五个大字:“心正则笔正。”一课终了,程功已经学会如何正确握一支毛笔。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紧紧抓住的,也是一支改写自己命运的笔。
写出一条路
最初几节书法课上,那个问题依然困扰着程功:他听不见。怎么办?好在,程功能读懂母亲的唇语。上课时,母亲就陪在一边,老师说一句,她翻译一句。
渐渐地,谢李发生察觉到了这个孩子的不寻常。谢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书法时,程功永远稳居“C位”。他会迅速找到离老师最近的位置,凝神屏息,观察老师的一笔一画。下了课,人尽散去的书法室内,仍有程功的小小身影,目光如注,下笔有神。放学后的视角由程功父亲程洪发补充,他说,儿子每天回家,都会在房内雷打不动练字两小时。一提笔,程功便如入无人之境。
时光不负少年志。2005年9月30日,程功参加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书法比赛,获小学组第一名。这时的他,才学书法一个多月。
2007年,他参加元月奔向2008北京好运活力中国首届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展,获儿童组书法类金奖。这场比赛让他在赣州一举成名。“一夜之间,‘程功’这个名字在学校无人不知!他成了书法明星。”
从此,程功四处参加比赛,谢老师一路陪同。他发现,火车再颠簸,程功都岿然不动,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字帖,仔细研读。
2013年浙江省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组委会看着程功成熟的笔迹一脸不可置信,甚至发出质疑:“这真的是孩子的字吗?”谢老师和组委会解释再三。听了程功的经历后,评委们感叹不已。
程功在教孩子们写书法。钱洁瑗 摄
程功持续缔造佳绩,成了大家眼中的“天选之子”、“别人家的孩子”,然而个中辛苦滋味,只有程功自己及其至亲知晓。忆起程功2005年参加教育部全国规范书写大赛,谢老师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比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知识问答环节,轮到程功上场时,工作人员叫了三遍他的名字,他都没反应。答题时,他需要看身边人动作,判断是否该举牌。多少次,我和他父母心脏都跳到嗓子眼了。可即便如此,他依然在1000多名同组选手中拔得头筹。这份不易,谁能体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比赛前夕,程功经常苦练书法,有段时间,他每天练小楷10个小时,手指都流脓了,仍不肯休息。”说起儿子背后的付出,程功父亲有些心疼。
初二,程功转学到衢州,师从蓝兴龙。在衢州,程功捷报不断。2017年,程功以专业成绩浙江省第二名考入四川省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这一专业,当年在浙江才录取两人。
谈起程功,老师蓝兴龙也感慨万千。“且不说我教学小半生,这样的学生有多难得。翻遍整个书法圈,都难见一个程功啊。”蓝兴龙说,多少人习字半生都不上道,程功却一日千里。他有灵性,又用功。学生时代,他已具备老师的水平,同学们常去请教他,他也不吝赐教。
提及程功最近入展第13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蓝兴龙说有些惊讶。“程功以草书见长,没想到入展的是写得很少的篆书。但也足见他基础功扎实、全面。”老师谢李发生评程功的字:楷书雅,草书取法黄庭坚,既古又新。
程功表示,篆隶楷行草,最爱是草书。“有言道‘世间无物非草书’,草书看似杂乱,实则率真、洒脱、狂奔,一笔一画间,生命力尽显。俗话说“字如其人”,我倒不完全赞同。我认为,书法会根据写字之人的心绪流动。”
程功对书法独有一番见地,这似乎应了他的笔名“简悟”。此名也蕴藏着他对书法的态度:“用心去写,用心去悟”。
苏东坡有言:“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写字如走路,程功以此在纸上行走、言说,靠着一股韧劲,为自己写出一条路。
纵使缓慢,驰而不息
2021年,程功从川美毕业。他选择回衢州创业,开起书法培训班“简悟书画院”。自此,程功解锁了新身份:程老师。
成长之途,程功被好运眷顾,频遇良师。他也决心传递这份幸运,传袭一道笔法。
开课之初,班上只有20个学生。规模虽小,程功却十分上心。秉持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他始终尊重每个学生,一对一辅导,细心地发掘学生所长,为其挑选适合的书法字体。
程功写下自己最爱的一句话:“纵使缓慢,驰而不息。” 钱洁瑗 摄
昔日程功笔墨夺目的各种国家级书法大赛、书法展上,如今又出现了程功学生们的名字。
2023年8月18日,程功和学生的80幅作品一齐在“迎亚运 扬传承”书法主题展中展示。
看着孩子们端秀工整的字,人们常不约而同,发出和当年兰亭奖组委会同样的感叹:这真的是孩子的字吗?同样,程功的老师们当年那份喜悦与骄傲,也出现在程功的脸上。“看着孩子们进步,我特别高兴。”
佳音传出,家长们带着孩子慕名而至,踏破了简悟书画院的门槛。如今,培训班已有生源230余人。
随着程功笔力强健,程功父母的期待也水涨船高。“起初,就想他要是能叫声爸爸妈妈多好;他上了学,又想着他小学能毕业就好;后来,他不仅成绩优异,还荣誉满载,甚至凭一技之长安身立命。现在,我们又对他多了新的期许:希望他形成自己的风格,冲击更高的奖项。我们也相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只是他的起点。”
然而,程功待书法如初:“我爱书法,心无他图,唯爱写字而已。”他目前的理想也已超出自身:“希望能让更多人提升书法审美水平。”
采访临近终了,程功拾起笔墨,为我们写下他最爱的一句话:“纵使缓慢,驰而不息。”如此这般,他还在自己的路上慢慢行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