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海博物馆开通官网(英文版)境外游客预约通道,以便境外自由行散客顺利进行参观预约。
场馆预约更便捷
随着入境游客增多,如何预约场馆是他们的难点之一。作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博物馆是不少入境游客的必打卡之地。截至今年4月7日,参观上海博物馆的境外观众占了5%。此次的“升级”,让境外自由行散客也能顺利预约了。
据介绍,境外游客可凭有效邮箱注册登录上海博物馆预约系统:(https://reservation.shanghaimuseum.net/en/)
填写相应的参观信息后进行参观预约。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截图
由于4月19日12:00起,上海博物馆预约额度的开放时间将从提前7天延长至提前14天,登录系统后,境外游客也可以看到14天的预约界面。除了每周的闭馆日,境外游客可以选择自己想预约的日期,再点击这一天,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预约。
完成预约步骤后,二维码将通过邮件形式发送至注册邮箱。预约成功后,境外游客在参观当日持预约二维码并携带相应实体证件就可以核验入馆。
支付方式更便捷
当我们已经将扫码支付融入日常生活中,境外游客往往还是习惯刷卡,这就对他们在入境游时的支付造成了不便。
当然,针对这个问题,文旅部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积极优化入境旅游支付服务,比如:在上海部署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场所开通外卡POS机,让境外游客支付时更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海对部分出租车支付进行了便利化改造,可刷外卡支付,让境外游客入境支付最先接触到的场景得到了优化。
据悉,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和大众交通携手开展出租车支付便利化改造后,首批50辆支持外卡支付的出租车已经在上海正式上线。
图片来源:“大众交通集团”微信公众号
当然,改造50辆出租车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境外人士需求。据介绍,今年11月,上海计划将实现2000台车辆支持境外银行卡支付,为更多境外人士提供便利。
培养更多入境游人才 增加更多特色住宿资源
面对入境游客增多,除了欣喜外,其实我们也面临着不少问题还需要去跟进、去解决。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周卫红表示,未来我们要更重视入境游人才的培训和补充。就现实情况而言,其实上海不缺乏外语人才,但会说外语的人才并不就是涉外旅游服务人才。一名合格的涉外旅游服务的人才,是需要时间去专门培养的,尤其是专业的、对境外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旅游需求、忌讳等方面都能掌握得当的外语导游,更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为了提高对于境外游客的服务质量,周卫红强调要做好外语导游梯队建设。随着更多境外游客到访,我们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足量的英语导游,更要继续深化对于小语种导游的培养力度,让说不同语言的游客到国内旅游时,都可以更顺畅的交流,更快获取他们想要的资讯,也能拥有更好的体验感。
周卫红说,在这方面,除了加强内部的导游培训之余,也可以通过联络导游服务中心,请他们派遣专业导游来提供更到位的服务。
此外,对游客而言,住宿是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境外游客而言也不例外。在这方面,周卫红也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给出了建议。
就上海而言,如果入境游客在上海停留多天,就会十分关注住宿情况,包括建筑和服务的特色、舒适匹配度以及性价比等,都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近年来,上海的住宿资源不断丰富,不少住宿资源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网络宣传和朋友间的口口相传,让境外游客了解和关注。同时,对于一部分预算有限的境外游客而言,高性价比的住宿资源更有吸引力。
对于不同境外游客的需求,周卫红建议旅游企业可以加大质量有保证的多种住宿资源补充采购。相较于之前住宿资源过于集中在星级宾馆的情况,未来需要补充采购的是更有特色的住宿资源,比如:地理位置独特、有特色的建筑历史和风格以及高性价比等不同类型,让境外游客有更多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到最合适的住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