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一坛黄酒,寄存一份祝福。近日,一场黄酒封坛仪式在位于钱清街道的国稀酒酿造厂举行。前来参与仪式的市民纷纷写下自己的心愿,并“封”入酒坛中,期待这份愿望像陈酿一般,随着岁月愈陈愈香,愈陈愈醇。
作为黄酒酿造的最后一个环节,封坛仪式由来已久,是一项象征丰收、寄托期望、充满意义的活动。绍兴是黄酒发源地之一,封坛更是旧时百姓生活中的重要仪式,最早关于封坛酒的记录可以追述至晋代。以往,人们多数为了女儿嫁娶、儿子考取功名而封坛祈愿,即广为人知的“女儿红”“状元红”。当下,虽然传统未变,但封坛有了更多的意义:儿女健康成长、父母长寿康健、事业蒸蒸日上……
春风十里,正是佳酿封坛时。如今的人们,更愿意在酒坛中封入什么愿望?记者在仪式现场看到,不少市民一口气封下了好几坛酒。市民韩女士为自己孙子的“大日”(即10周岁)、成年和结婚封了三坛酒,希望孙子健康成长,并在未来能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市民刘女士则祈愿自己在研究生考试中能够成功“上岸”;市民汪先生为父母的健康而封了一坛黄酒;企业家陈先生希望未来能和员工携手并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众人用毛笔写下这些愿望,折叠好后放入特制的信封,然后放在刚刚装坛封口的黄酒之上。随着坛泥封住坛口,一份心愿也就此沉淀,留待未来的被祝福者开启,享受那份和梦想相遇的醇香和美好。现场为儿孙封坛的家长们,还在孩子的脚底涂上印泥,在酒坛上留下小小的足印,让封坛黄酒具有更多的纪念意义和价值。
“把一个梦想存到酒里,让它成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然后等到实现梦想的那天再打开,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别人,这件事想想就觉得很酷。”市民小程是一名“00后”,她在仪式现场为自己的“音乐梦”封坛。她表示,虽然封坛仪式古老、传统,但随着祈愿内容的不断丰富,它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也将绽放更为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一场颇具绍兴特色的文化活动,封坛仪式还吸引了外籍人士参加。在上海经营餐饮的日本人佐藤正胜也在活动中封了三坛黄酒,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感觉新奇又美好。他告诉记者,黄酒在日本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正成为越来越多餐厅中的“常客”。他认为,这既源于黄酒本身不俗的口感,也源于它那份深厚的历史,以及中国对于传统黄酒酿酒工艺的保护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