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吹哨人”前赴后继 波音或将被“清算”

    潮新闻 记者 屠晨昕2024-04-18 13:49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波音公司正处于清算的时刻。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局面。这个时刻不是由一次事件、一次航班或一架飞机造成的。”

    说这句话的人,是美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场合是在当地时间17日参议院商务委员会的有关波音安全报告的听证会上。

    波音公司工程师萨莱普尔(左一)等四人17日在听证会上作证。图源:上观新闻

    波音,占据全球干线客机市场半壁江山,事关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命安全,理所当然地应该将安全和质量视为生命线。然而,今年以来,波音飞机曝出的安全事故新闻已经多到“罄竹难书”的地步。

    近十年来不断曝出的新闻所勾勒出的波音,是这样一家企业——极端重视盈利和生产进度而忽视安全,严重缺乏质量监管,对于提出问题的“吹哨人”,不是虚心听取,而是威胁、排挤和报复……其荒诞程度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

    就在今年3月9日,波音“吹哨人”约翰·巴尼特在接受质询的当天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车里,当地执法部门称其是“自杀”。这才过了一个月,又有波音员工站了出来,在国会听证会上再次扮演“吹哨人”角色。

    2007年5月21日,华盛顿州波音埃弗里特工厂,工人组装首架787。新华社/路透

    “主管威胁,如果有其他人说出那些问题,他会‘杀掉’那些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在17日的听证会上,多名举报人指出波音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对波音787和777飞机的安全性深感担忧,我愿意冒着职业风险谈论这些问题。”波音质量工程师山姆·萨莱普尔表示,波音公司存在将生产置于安全之上的企业文化。

    据萨莱普尔披露,波音公司使用“没有经过测量和没有限制”的外力——包括让人在机体一些部位上跳跃——来修正飞机部件之间的错位,最终部件之间的间隙远远超过了公司自己标准所允许的千分之五英寸。

    萨莱普尔多次在波音内部反映情况,但都被忽视,他甚至还遭到了威胁。“我被告知不要造成延误。坦率地说,他们就是让我闭嘴”。

    萨莱普尔曾被踢出波音787项目,调到波音777项目部门。但他又在这一机型的组装中发现类似问题。波音仍然没有采取措施解决他报告的问题,他的主管甚至在一次会议后威胁称,如果有任何其他小组的人说出萨莱普尔在会上提出的问题,他会“杀掉”那些人。

    波音公司17日否认了飞机材料疲劳的说法,并称公司禁止报复行为。

    约翰·巴尼特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密友称其不会自杀的“吹哨人”,死后被认定为“自杀”

    “如果我出事,我肯定不是自杀。”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是密友最新透露的约翰·巴尼特生前与她的一句对话。

    作为萨莱普尔之前的波音“吹哨人”,62岁的巴尼特生前在波音工作长达32年,2010年在生产787的北查尔斯顿工厂出任质控经理。2019年,他向媒体揭露波音的生产标准和安全检查存在诸多问题。“我见过所有由北查尔斯顿厂房出厂的客机中,没有一架能符合飞行安全要求。”

    巴尼特指出,波音急于让新飞机下线,导致工人装配过程仓促,大量不合格零部件被安装到飞机上;他还发现,波音客机上的紧急供氧系统存在严重问题,故障率高达25%,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每四个呼吸面罩中就可能有一个无法展开。

    当他打算进一步调查时,受到管理层的阻挠。2017年巴内特向联邦航空局反映问题,后者却说,波音表示正在处理这一问题。

    2017年3月退休后,巴尼特曾起诉波音,指控波音因他反映问题而诋毁他的人格,阻碍他的职业生涯,最终导致他退休。波音却回应称他是自愿退休的。

    原定在3月9日巴尼特会接受波音方面律师的交叉盘问,当天他却没有出现。在他入住的酒店停车场,巴尼特被发现死在自己的车内,头部中枪。

    南卡罗来纳州验尸官办公室得出结论,称巴尼特死于“自杀”。

    3月15日,一位名叫詹妮弗的女子对媒体表示,自己曾问起巴尼特是否担心安全问题,巴尼特说,“我不害怕,但如果我出事,我肯定不是自杀。”詹妮弗不认为巴尼特会自杀,“因为他是一个热爱家庭和生活的人”。

    巴尼特的律师表示,他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没有任何自杀倾向,他是因为曝光了波音严重的安全问题而遭到报复。

    3月15日,美联航一架波音737-800客机降落后,被发现机身外部缺失一块面板。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不希望本委员会把美国公众吓坏,我们必须彻查到底”

    在波音内部因为提出质疑而遭到威胁和报复的人,远不止巴尼特和萨莱普尔。

    据新华社报道,联邦航空局2020年8月称北查尔斯顿总装厂管理层“不当施压”受政府委托执行安全检查的公司员工,以求加快完成安检流程。一名安检经理投诉管理层施压行为后遭到“报复”,本应有机会升职,却被排除在面试名单外。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安全检测方面,波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自己监督自己。据美联社报道,联邦航空局(FAA)为节省经费,数十年来一直将部分本应由监管部门执行的飞机安全检测工作“外包”给波音等飞机制造商。

    在17日的听证会上,布卢门撒尔说:“这件事很严重,甚至令人震惊。有越来越多的指控指出波音公司的安全文化存在缺陷,还有波音公司采取的一系列令人无法接受的做法。”

    他说,自从宣布举行听证会以来,委员会还收到波音公司内部其他爆料人的消息。他说,南卡罗来纳州波音工厂的一名机械师写道,当他提出担忧时,他被“告知,还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大门外等着替代我们的工作岗位”。

    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资深共和党议员罗恩·约翰逊则说,“我不希望本委员会把美国公众吓坏。但我不得不承认,此次听证会的证词不仅是令人不安的……我们必须彻查到底。”

    停飞的波音737MAX客机机群。图源:视觉中国

    恶性循环之下,波音会不会就此沉沦?

    在国内互联网被戏称为“合众国长子”的波音公司,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为了赶进度不顾安全,出了事当“鸵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甚至威胁报复“吹哨人”。波音这是怎么了,代表着美国政商体制出大问题了吗?

    “波音的根本症结与痛点,是在面临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时,将资本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置于安全之上。”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洋告诉潮新闻记者,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司盈利,波音越来越多地将其复杂机器的组件外包了出去,这必然导致安全性的降低。

    杨洋认为,在出现问题以及监管问责后,波音再一边设法“捂盖子”,一边利用其在政商两届的巨大影响力设法平息事态,这必然不断形成恶性循环,到最后难以收拾。

    “美国政商体制虽有巨大缺憾,但是美国社会也向来有自我纠错的趋向。本次听证会后,美国高层与波音未必会立刻有所回应与行动,但是如果安全事态继续恶化,市场和舆论终究会让波音警醒,实现均值回归。”在杨洋看来,短期内波音的口碑与相对于空客的颓势仍将继续,但是实力与底蕴犹在。当其真正行动起来,中长期行情有相当的可能性将会企稳回暖。

    当前,与波音737同级别的中国商飞C919正逐步投入商业运营,波音的前车之鉴摆在了我们眼前。《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表示,“中国在未来民机发展方面,不要因为外部环境变化(比如订单大增)而打乱节奏,必须严格遵守飞机设计和生产的各项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螺栓没拧紧引发九霄惊魂?波音究竟出了什么大问题
    三天两起!安全事故不断的波音客机发生了什么
    波音公司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 同意支付25亿美元了结官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