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海宁一个农村小区,为何要投入这么多钱智能化改造?

    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宁 虞思元2024-04-15 22:05全网传播量8590
    00:00
    00:00

    “租户的近期照片、身份证号码、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都需要录入智能门禁系统中……”连日来,许村镇前进村家港景苑加快推进智能人脸识别门禁安装工作,比起“刷卡+输密码”的传统门禁方式,这个小区已经走起了高端范儿,率先实现智慧化管理,让安防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

    近日,记者来的家港景苑182幢门口,该户已率先试运行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当天下午,租户张女士提着满满一袋物品回家,往墙上的门禁屏幕前一站,随着一声“欢迎回家”,大门就自动打开了,待张女士进入后3秒左右,大门便自动关闭。

    “这扇大门可以按需调整自动关闭时间,防止租户将电动自行车推到楼道违规充电等行为。另外,为了防止大门长期人为打开,敞开三分钟后系统会自动报警;遇上突发火灾,系统还会自动断电,弹开大门。”项目工程师孙朝阳指了指一旁的屋檐,“注意到这个的摄像头了吗,一旦拍到有两个人同时进入,房东还能第一时间收到系统发来的预警信息,防止尾随。”

    关于这个智能人脸识别门禁,它的功能还远不止于此。比方说,房东或租户家里有老人的,在老人家每天能自由行动的情况下,系统可以设置72小时或者48小时未进门自动报警,对于一些年轻人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也是一道安全“保险”。

    记者了解到,在经营性自建房安装智能人脸识别门禁,家港景苑可以说是全市首创,为何一个农村小区要花这么大的成本推进这项工作呢?

    据悉,家港景苑是前进村红星组、跃进组、红卫组的集中安置小区,于去年上半年落成,小区里共有179栋351户,大部分是两联排,“下店上宅”格局。因位置靠近杭州临平,这里居住着一万六千多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往来人员繁杂。正常来说,一栋楼满租情况下大概有五六十位租客,按照每人每天进出两次的频率来计算,每天门口的流量将多达200多人次,如若不安装智能人脸识别门禁,流动人口的管理难度相当大。

    “此前小区楼栋都是开放式的,非租户同样毫无限制,因此楼道张贴小广告这些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有小偷小摸等,不少房东对此毫无办法。”前进村工作人员郭耀表示,去年村里推进智能人脸识别门禁安装,整个项目花费110余万元,均由村里出资承担,除系统相关配套外,还包含了24小时运维服务。

    进出楼栋强制“刷脸”,那么这些数据信息去哪儿了?郭耀告诉记者,数据存储在小区警务站智理驾驶舱中,并且和公安实时联网,实现对租房楼栋“全时段、无盲点”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登记率和准确性。

    这些天,通过前进村工作人员、小区网格员不断强化入户宣传,截至目前,整个小区的安装率接近90%,并力争在4月20日前完成全部楼栋安装,5月份进入全面试运行阶段。“接下来我们还要召开户长会、楼排长会,讨论开通消防前哨点队员、村社工作人员入户通行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的反应速度。”郭耀说道。

    相关新闻
    全省最高荣誉!海宁首夺神农鼎
    每天练习10小时!海宁24岁竹笛音乐家登上国际舞台
    从白领到新农人,海宁这位花农立志打造园艺界“胖东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