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控!浙江大学研究者发布食管癌最新研究成果

潮新闻 记者 楼纯2024-04-15 08:47全网传播量10.1万
00:00
00:00

2024年04月05日,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IF:15.1)发表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明、沈虹团队题为“Camrelizumab, chemotherapy and apatinib in the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resectable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single-arm phase 2 trial”的临床研究文章。该研究结果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及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食管鳞癌提供了临床证据。该新辅助治疗方案表现出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疾病控制率和可控的安全性。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明、沈虹团队的论文

食管癌(EC)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是我国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其发病和死亡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50%。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已经采用了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但ESCC患者的生存率仍然相对较低。由于早期ESCC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数ESCC患者诊断时已为局部进展期,这是导致这些患者长期生存率较低的原因。

对于可切除的ESCC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局部进展期ESCC患者来说,若患者只接受单纯手术治疗,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导致患者长期生存率不够理想。因此,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有效方式。

已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协同抗肿瘤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增强宿主免疫应答。阿帕替尼是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表明,低剂量阿帕替尼可以增加CD8+ T细胞浸润,重塑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疗效。相关临床试验也报道了卡瑞利珠单抗(抗PD-1抗体)联合化疗和阿帕替尼作为一线治疗,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然而,该方案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中,疗效证据仍然有限。

2020 年 11 月 23 日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入组了 42 名患者。疾病控制率为100.0%(95%CI,91.6-100%),客观缓解率为83.3%(95%CI,68.6-93.0%)。6 例(14.3%)患者发生 3 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白细胞计数减少(31.0%)、脱发(81.0%)、虚弱(38.1%)和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35.7%)。41例患者接受微创食管切除术。所有41例患者均实现了 R0 切除,18 例 (43.9%,95% CI,28.5–60.3%) 患者实现了PCR。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2年生存率为85.9%。PCR组和NPCR组的T细胞亚群对新辅助治疗的反应一致。相比之下,一些自然杀伤 (NK) 细胞 (NK-C03、NK-C11)、B 细胞 (B-C06) 和单核细胞 (M-C05) 在新辅助治疗前表现出 PCR 组和 NPCR 组之间的显著差异。新辅助治疗后,PCR组和NPCR组M-C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C12和B-C15在新辅助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化疗在局部晚期ESCC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在新辅助治疗中,NK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亚群对免疫治疗反应性的预测能力高于T细胞亚群。未来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评估生存结果,并计划进行第三期随机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估该治疗方案的疗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