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宋学大讲堂第九讲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古籍出版社承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胡可先教授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胡可先主讲。胡可先教授治唐宋代文学数十年,在吴熊和、郁贤皓、缪钺、傅璇琮等大家的肩膀上别开生面,卓有建树。比如欧阳修词学研究,胡可先校注的《欧阳修词校注》是海内最权威版本。
浙江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教授、全国高校古籍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延明教授主持。杭州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心,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董平,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陶然,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学院教授祖慧,浙江大学教授赵江红,浙江日报理论部吴晔,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副总编辑陈小林、副总编辑关俊红等嘉宾出席。
本次宋学大讲堂主题为“欧阳修与北宋词坛”,胡可先教授从欧阳修的生平与成就切入,指出词在其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即“他的诗文与其政治活动紧密相连,而词则有所不同,往往是个人生活与情感的流露”。随后,胡可先从欧阳修词的产生背景、情感表现、词坛地位、真伪问题、艺术个性及其与北宋词坛的关系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欧阳修的词作。
龚延明教授
从产生背景来看,欧阳修的词作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娱乐活动。在传统士大夫的政治形象之外,词作体现了欧阳修闲适纵乐的生活状态以及随性而发的个人情感。从情感表现来看,欧阳修的词,无论是写人,写虫鸟,写山水,都一样用情,情的蕴涵,情的流露,是其词的生命力所在。他没有为作词而作词故弄技巧的地方,也没有为言情而言情无病呻吟之处,他以风流自命,甘为“情痴”,这是欧词情感底蕴最为真切也是最为生动的一个侧面。
欧阳修
欧阳修在词史上的地位可谓继往开来,以花间词为代表的唐五代文人词是欧阳修词的渊源,但欧阳修词又以其通脱潇洒的姿态以及对各种文体写作的天才,大大拓展了词的境域。他的词中,描写女性的篇章为婉约词家所承继,那些自抒感慨、流连光景的作品也为苏轼、辛弃疾词的出现“导夫先路”。
欧阳修词的艺术个性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写景与抒情均大开大阖、变化多端;第二,意境与用典均天然浑成、不见雕凿;第三,感情基调的感伤与热烈完美统一。纵观北宋词坛,欧阳修与晏殊、苏轼、范仲淹等人相互影响,相互成就,欧阳修词兼有婉约与豪放之长,并且开启了秦观和苏轼词“深婉”和“疏隽”两条不同的道路。
[宋]欧阳修著,胡可先、徐迈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至于欧阳修词的真伪问题,胡可先指出,学术界的考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考察与他人重出的情况,二是就欧阳修《近体乐府》和《醉翁琴趣外篇》的不同风格进行比较。
“宋学大讲堂”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按照计划,讲堂每年四讲,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术机构为后援单位,力争构建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宋学交流传播平台,打造成为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从第九讲开始,“宋学大讲堂”新增了协办单位,获得了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的赞助。古联公司以其丰富而多元的人文社科数据库著称,“籍合网”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使用,“历代进士登科数据库”“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石刻数据库”等数据库已成为人文社科高校与研究院所工作者常用数据库。古联公司的加入有助于推动“宋学大讲堂”向数字人文方向的发展,是宋学跨界合作的一个良好开端。“宋学大讲堂”与古联公司的学术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宋学大讲堂”的学术影响力。
嘉宾合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