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大传出阵阵朗诵声,“读百本书活动”办了27年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车鹏 朱有祎2024-04-14 02:20全网传播量2868
00:00
00:00

“最实在的事就是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关心困难群体,多做、大做“雪中送炭”的事……”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学涯湖畔传出了阵阵朗诵声,该校中外师生共读《之江新语》,让缕缕书香浸润着整个校园。

作为浙财大特色文化品牌“读百本书”活动的组成部分,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学涯花朝市集,除了师生共读经典书籍外,还有读书游园会,包含了插花品茗、灯谜插花、书法篆刻等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学生就可在相应摊位打卡集章,集满印章后即可领取钥匙扣、帆布袋等学校定制文创产品。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ABRAMOVA ANNA 表示,“初读《之江新语》时,感到晦涩难懂,但是通过参与‘读百本书’活动,我也逐渐读懂每句话背后的含义,特别是书本中对浙江发展的观点以及对浙江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让我对未来在浙江的择业定居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在被问及为何选择《之江新语》作为中外学生共同诵读的书目时,领读教师孔飞燕这样回答:这本书立足浙江,贴近生活,鲜明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书中字里行间蕴藏的关于人生、文化、读书、时代等金句箴言,感动和启发读者,成为当代学生读懂浙江的重要读物。

集市只是“读百本书”活动的一个环节,更多的阅读体验则是贯穿学生整个四年大学生活。

早在1997年,浙江财经大学就在财政、会计两系试点“读百本书”活动。2001年,学校建章立制全面开展活动,并且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内对学校列的100本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名著,选择其中20本精读和80本泛读,并参与各院系部门举办的阅读活动,合计获得2个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读百本书活动”历时27年,组织超过12000次的读书活动,学生心得体会达到80余万篇,精选心得集结为《读书与思考》二十余卷,构筑了浙财大学子独特的精神风貌,形成了校园内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表示,一所大学的精神品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所大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读百本书”活动的开展,是希望师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