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已公布22处观鸟胜地,多种珍稀鸟类首次被观测记录

    潮新闻 记者 邹宸 通讯员 尤春波2024-04-12 23:01全网传播量36.3万
    00:00
    00:00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4月,我们迎来第43个浙江省“爱鸟周”,在这春和景明的日子里,浙江省林业局正式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名单,并对其进行了授牌(详见:《再添10大观鸟好去处,第二批“浙江省观鸟胜地”公布,打卡走起》)。

    第二批“浙江省观鸟胜地”现场授牌。 图源:浙江省林业局

    经县级申报、市级推荐、初步审查、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环节综合评定,10个点位正式加入“鸟”瞰“浙”里生态的大家庭,算上去年推出的首批12个,目前浙江省域范围内已有22个公众观鸟推荐好去处

    作为我国12个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的重要区域,浙江连续两年打造专属的观鸟胜地,意欲何为?

    这些观鸟胜地为什么能够入选,它们都有何魅力和优势?

    为此,潮新闻记者特地找到浙江省鸟类专家、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馆员、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浙江野鸟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范忠勇。

    58天观察到猛禽24种14151只

    观鸟胜地,“胜”在各有千秋

    首先来看,都有哪些地方入选成为了观鸟胜地。

    潮新闻记者仔细盘点,在第二批的名单中,有像青山湖、绍兴鉴湖还有天台始丰溪这种内陆湖泊、河流湿地类型的观鸟地,有像钱塘大湾区湿地公园这种江湾河口湿地类型的,有像宁波镇海炼化白鹭园这种沿海滩涂湿地类型的,有像洞头南北爿山这种海岛类型的,有像平湖九龙山、遂昌千佛山这种森林类型的。

    此外,另有两个复合类型的观鸟地,一是内陆湖泊河流融合公园绿地类型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是内陆湖泊河流融合山地林区类型的宁波野生动物园。

    “纵观两年推出的这22个观鸟胜地,基本上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类型,但总体以湿地为主,因为浙江毕竟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位置上,有成片成群的水鸟迁徙过境,中途都会选择湿地栖息,从观鸟的角度上来说,成片的鸟观感更直接更壮观。”范忠勇表示。

    杭州青山湖的鸟群 图源:浙江省林业局

    钱塘大湾区湿地的黑脸琵鹭群。 图源:浙江省林业局

    评选出的这些观鸟胜地当中,不少有各自的代表性,可供普通市民和观鸟爱好者根据兴趣进行选择。

    “比如第一批当中德清下渚湖可以赏看朱鹮,定海五峙山列岛繁殖季节有‘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第二批当中的镇海炼化白鹭园里白鹭纷飞,它们都有特别的一类‘明星鸟种’作为吸引关注的点存在。”范忠勇说,“另外像杭州湾、漩门湾还有钱塘大湾区这些湿地,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的数量比较多,在这里可以观赏多样的水鸟集群、觅食和栖息。”

    在这两批观鸟胜地当中,有一处尤为特别,且给多年观鸟的范忠勇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地处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猛禽迁徙过境点,迁徙季时可以观测到相当数量规模的“天空霸主”,那就是第二批刚刚入选的平湖九龙山。九龙山地处杭州湾出口,南临东海,北接平原,丘陵起伏不平形成的日间上升气流为猛禽迁徙提供便利条件。

    翱翔的灰脸鵟鹰  范忠勇/摄

    去年9月到11月,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浙江野鸟会)曾会同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派驻监测队伍进驻平湖九龙山,开展浙江省内也是九龙山地区第一次的系统性猛禽监测,为的就是摸清迁徙季的猛禽“家底”。

    在整个监测周期58天的时间里,监测队员们一共观察到猛禽24种14151只。

    猛禽种类占比(只显示数量较多种类) 受访者供图

    其中,迁徙的大宗猛禽“主力军”有灰脸鵟鹰(国家二级,9774只)、凤头蜂鹰(国家二级,854只)、日本松雀鹰(国家二级,716只)、红脚隼(国家二级,631只)等,分别占监测期间据观察总数的69.1%,6.0%,5.1%,4.5%。

    监测期间,队员们曾记录到像白腹隼雕、白尾鹞、黑冠鹃隼、红角鸮、灰背隼、鹊鹞这类罕见猛禽的身影,其中白腹隼雕是九龙山和嘉兴市的第一次记录,白尾鹞、灰背隼是九龙山的首次记录。

    每日猛禽数量种类统计 受访者供图

    从每日的监测数量上来看,一共有4个高峰日,被队员们总结为“千猛日”。分别是10月4日(2526只)、10月14日(2394只)、10月8日(1541只)与10月6日(1428只)。根据观察,“千猛日”比较容易出现在冷空气之后。总体上,迁徙的高峰期在10月上、中旬(10月3日-10月20日),在此期间迁徙猛禽数量占据总迁徙猛禽数量的86.5%。

    据悉,平湖九龙山记录到的鹰形目、隼形目猛禽,占我国有记录的日行性猛禽种类的31%,过境猛禽成为它最具吸引力的标签,也是它能够入选观鸟胜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仔细去挖掘,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观鸟胜地当中真的各有千秋,像第一批当中也有一个九龙山,是丽水遂昌的九龙山,它和平湖的又有区别,它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不少珍稀罕见的鸟种栖息,像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以及其他多种林鸟,这就是它的代表性,各个地点具体的魅力还得要亲自探索一番方可一知。” 范忠勇补充道。

    入选观鸟胜地,然后呢?

    专家建议的这几件事都很重要

    浙江打造观鸟胜地,就只是简简单单给这些地方冠个名吗?

    在这个问题上,范忠勇也给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远远不是。

    首先,为什么要打造观鸟胜地,他认为,鸟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能够见到、接触到的物种,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窗口”,同时,鸟类又是印证生态环境优劣的一个“窗口”。

    “我们走进自然,观鸟护鸟,主要就是为了增进对浙江地区鸟类资源的了解,以此来提高我们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往大了说,就是培养生态文明的一个理念。”

    范忠勇具体建议,从入选的这些观鸟胜地自身来说,它们作为享有丰富鸟类资源的主体,一方面应当守好“本分”,强化鸟类资源的监测力度,加强野外巡护,切实保护好鸟类资源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当地鸟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鸟经济

    “这些地方享有知名度和关注度之后,怎么样能够让公众更方便地能够接受融入甚至快速‘入门’、科学文明又安全地去观鸟,这是一个重点。比如说科学地规划观鸟路线,清晰设置观鸟线路的指示牌,建设合适的观鸟屋、观鸟塔等观鸟基础设施等等,激发人们亲近自然的爱鸟热情。”范忠勇说。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推出的文创衍生品 图源:浙江省林业局

    “具体来说,这22个地方,有的可能是公众接受度比较高、开发比较完善的湿地公园,或者是动物园,也有的属于国家级或者省级的自然保护区甚至是核心区,公众不太容易能够去到的,那就要因地制宜地来打造观鸟的条件。”

    他举了两个最典型的案例,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岛和宁波镇海炼化白鹭园。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是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厂区内,一般公众无法轻易亲临观鸟,但是它们都推出了能够方便公众“触达”的网络云观鸟方式,上线了全网慢直播,大家可以通过直播,零距离观看五峙山列岛的中华凤头燕鸥以及白鹭园的白鹭筑巢、下蛋、孵化、破壳、哺育、出飞的全过程,沉浸式地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炼化白鹭园全景 图源:浙江省林业局

    范忠勇还提到,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以观鸟胜地为载体,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观鸟比赛或者观鸟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科普宣教方式。

    在他看来,保护永远是基于科普和了解之上的,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合理地去保护。

    4月12日-14日,在第一批观鸟胜地台州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就将举办当地第一届观鸟大赛,在29个小时的观鸟时间里,参赛选手将在覆盖湿地公园、滨海湿地、丘陵农田等多种生境的三个主要观鸟区域进行观测,共同领略滨海湿地的优美风光和春迁季节的鸟类生态。观鸟赛发布后,报名相当踊跃,最终25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入选,这个周末他们即将在漩门湾一竞高下。

    第一届漩门湾湿地观鸟大赛将于本届爱鸟周期间举行 受访者供图

    这样一系列的工作,讲到底,最后还是为了保护,关于这个范忠勇讲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叫公民科学。

    “其实我们这些专家,最开始的时候很多都是鸟类爱好者,从兴趣开始,在长期的观察、积累以及总结当中,摸索着各个鸟种栖息繁育的规律,慢慢地培养成了一种科学素养,自愿加入到科学保护的队伍当中。”范忠勇表示,像他们现在做鸟类监测工作的一批人,有年纪小的,也有年纪很大观鸟多年的,观鸟爱好者也贡献了众多的浙江鸟类新记录:“我们希望,未来能透过这样的一些观鸟胜地推出和鸟类观察活动的普及,吸引更多爱鸟的人加入进来,一同爱鸟护鸟,让生态保护成为主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