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的心拔凉拔凉的。尧的心也很沉重。
尧无论是做人情操还是治国理念,讲的都是仁德,自从射日以后,脑子里一直有两个“自己”在打架。
“我是不是一个不仁不德之人?竟射死九个兄弟的精魂。”
“什么是仁?什么是德?追求一己之心安,置天下苍生死活而不顾,这不是仁,也不是德。圣人说,‘大德不德’。为了天下苍生的安宁,我哪怕被人骂为不仁不德也值得。”
两个“自己”如此对打三百回合,难分输赢
尧心情不好,放齐建议举行一次比射活动。
逢蒙的箭术日臻精湛,无缘跨入羿门槛的射手,纷纷投入逢蒙的门下。因而出现怪象,羿的弟子聊聊,而逢蒙帐下的弟子却如鲤鱼过江。
弟子们将逢蒙的箭术吹得神乎其神,说羿的箭术也不过尔尔,并鼓动逢蒙与羿比试比试。
但外围的人们一提射箭高手,总是先羿而后逢蒙。对此逢蒙很是不爽,笑脸后面隐藏几分不平。
一群大雁飞过来了,逢蒙连发三箭,三雁应声落地。
群雁受惊,四散乱飞,羿也连发三箭,三发三中。
人们捡起六只死雁比对。
逢蒙箭中雁头,羿箭穿雁眼。高低立现。
“老师好箭法!”逢蒙才知老师的本领不知高出自己多少个等级。
资料图。据CFP。
比射活动确实让尧的脸晴朗了几天,三五日后又晴转阴。
放齐又组织了一场射猎活动。
古代的狩猎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军事演习。
狩猎的叫法很多,有“田猎”“畋猎”“羽猎”“校猎”“苋狩”“打猎”“打围”等。狩猎在时间上也很有讲究,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
所谓春蒐,因为春天禽兽是繁殖的季节,所以必须有所选择,只能猎取没有怀胎的禽兽,保持自然界禽兽数量的平衡。
夏苗,夏季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夏天是庄稼生长旺盛时期,保护庄家不受禽兽的糟蹋,保障粮食的收成,也是维持一种平衡。
秋狝,秋天家禽长大了,要保护不受野兽的侵袭,减少损失,维持收成的平衡。
冬狩,围猎,不加区分,都可猎取。冬天,万物休息,此时,猎杀一些动物,增加收成,维持数量平衡。
逢蒙说:“帝从西门进入,臣等三面合围。”
“这未免太残忍了,还是留一个缺口吧。”尧不同意逢蒙的方案。
“臣听说,古时天子狩猎,春天搜,不杀有孕的;夏天苗,不杀小兽;秋天狝,冬天狩,此两季可大开杀戒。”逢蒙说。
“这规矩该改改了,从现在开始,狩猎都得网开一面!”
天近黄昏,嗖的一声,一条黑影掠过,羿张弓就是一箭,远处传来“天马,天马”的声音,侍卫顺声追去,扛回一只奇兽。此兽身白首黑,状如狗,两肋插翅。据说,此兽因其鸣自叫,名天马,见人则飞,出于马成山。
能飞的兽不仅天马,还有一种兔身鼠首,背上的鬃毛又密又长,张开鬃毛即能飞翔,人称飞鼠。飞鼠飞翔的姿势十分奇特,腹上背下,有如在空中仰泳,样子十分悠闲。还有耳鼠,身首恰好与飞鼠相反,兔首鼠身,叫声像狗,它的飞行器是又粗又长的尾巴。据说,若有孕妇难产,取耳鼠的毛烧灰服下,肚里的孩子则会像鲶鱼一样滑溜出来。
尧策马前行,一年轻射手从身前飞奔而过。
忽然前方传来嘈杂之声:“鸿超的眼睛被鸟射瞎了!”
这是咋会事?只有人射鸟,哪有鸟射人的道理?
这不是无稽之谈。
原来有一种鹳鷒鸟,型如山雀,它有一种反射本领。射者欲射它的眼睛,箭会反中射者之眼;射者欲射它的口,箭会反中射者之口。刚才鸿超瞄准鹳鷒鸟的左眼射了一箭,因此自己的左眼反被射中了。
鸿超乃逢蒙弟子,羿的徒孙。
鸿超的左眼插着箭,若强拔必会带出眼球。忙请来巫咸。巫咸从袖中摸出一根木钉钉入墙壁,闭上眼睛,十指不停弹动,口中念念有词,喊声“疾”,那根木钉从墙上飞落数尺之外,鸿超左眼的箭也跌落地上,众人围看,那眼完好如初。人们赞叹不已。
“巫大师,您的巫术神了!”放齐对着巫咸翘起大拇指。
“这不是巫术,是上古传下来的祝由术。”巫咸轻描淡写地回答。
“祝由术?”逢蒙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神术?”
巫师嘿嘿一笑。
“大师,您给我们说说吧!”逢蒙恳求。
“说说吧!”旁边的人齐声央求。
“您就给大家说说吧。”尧似乎也有兴趣。
看尧也这么说,巫咸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感兴趣,我就简单地说说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