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第12届春风悦读榜出炉。
即将到来的4月19日,获奖作家们与李敬泽、阿来、毕飞宇、艾伟、欧阳江河、杨念群、乔叶、毛尖组成的评委团,以及全国各地的书业大咖,将相聚杭州的颁奖盛典,与读者直面交流。
在年度榜单出炉的同时,潮新闻记者也将奔赴全国各地,带着读者的好奇和关注,到获奖作家的创作生发地和他们一一对话,相关的深度对话和视频专访将在潮新闻客户端和钱江晚报人文读本上陆续推出。
在这一个月的采访中,潮新闻记者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它有时看似与写作和阅读无关,实质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想分享这些“发现”,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激动的心情,4月9日,我们拜访了本届春风悦读榜“白金图书奖”得主、作家莫言。
一出电梯,就看见莫言老师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一件黑马甲在等我们。进门、落座,他沏好了一壶浓酽的茶。
第12届春风悦读榜“白金图书奖”颁给莫言的戏剧文学《鳄鱼》。4月9日,莫言在家中接受了我们采访。
莫言《鳄鱼》,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
实际上,12年前,上一个龙年,第一届春风悦读榜就“年度致敬”了莫言。那年秋天,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掀起了国人阅读文学的一个热潮,“春风悦读榜”就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朵浪花。
2012年12月30日《钱江晚报》,文化版封面报道《悦读——精神之花开向2013》的结尾这样写道:“2013,在莫言之后,希望我们一起感受来自精神领域的更多的心跳。”
钱江晚报2012年12月30日C01版,记者张瑾华。
12年前,莫言没时间到杭州参加颁奖典礼。回顾下当年的榜单:
格非《江南三部曲》(白金图书奖)和李佩甫《生命册》(白银图书奖(虚构类)),两年后,他们一起拿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李辉《封面中国2》(白银图书奖(非虚构类))、戴从容《芬尼根的守灵夜》(金翻译家奖)也成为经典,至今仍被读者翻阅;
路内(春风新人奖)带来了《云中人》,那时候他还没写完“追随三部曲”,也还没有《花街往事》和《慈悲》;流潋紫《甄嬛传》(浙版图书奖)通过影视化成为年度IP火遍大江南北,影响力至今不衰。
12年后,莫言带着戏剧文学《鳄鱼》来了。12年是一纪、是一个轮回。对剧作家莫言来说,《鳄鱼》是一个新开始;对春风悦读榜来说,也在与莫言的“重逢”中走向一个新的局面。
莫言对杭州很熟,比如宝石山上的书店纯真年代,他曾给主人盛子潮、朱锦绣写过一副对联“看山揽锦绣,望湖问子潮”,莫言随口念出。文学评论家盛子潮(去世于2013年)曾任浙江文学院院长,与莫言相识于微时,“几十年前的事啦!”追忆往昔,莫言不由得感慨。
采访莫言,可能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莫老师很有耐心,对于我这个90后有些稚嫩的提问循循道来,从童蒙时代聊到《红高粱》剧组,从布莱希特聊到蒲松龄。
交谈中,我看到了一个博学、谦虚、和善的作家,一个对土地、家乡、人民满怀深情的作家,一个志在千里、不断往前走的作家,也读到了他与时代同行的成长史、心灵史。
莫言的客厅里,有两件东西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一本厚厚的《加缪手记》,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摆在沙发旁,在一堆书和文学杂志中。
《加缪手记》,[法]阿尔贝·加缪著,黄馨慧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二是沙发背后的墙上有一幅对联:“特立独行有如此,进德修业须及时。”莫言说,这是山东高密先贤单为鏓先生所书。单为鏓,清嘉道年间文人,曾任栖霞教谕,文章以桐城派为宗,推崇柳宗元的“文以明道”。
阿尔贝·加缪和单为鏓,对应着乡土与世界,刚好是我们读莫言的两个重要坐标。
巧的是,采访结束我回杭州,夜晚的高铁车厢里,歌声“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不知从谁的手机里传出来。
1988年张艺谋、姜文、巩俐版电影《红高粱》,则带火了另一首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张艺谋作词、赵季平作曲、姜文演唱)。赵季平后来回忆,《红高粱》实际上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心态,就是妹妹大胆往前走,莫回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那种精气神,天不怕地不怕,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昂首向前的气象。
---------------
在接下来其他春风悦读榜获奖作家的采访中,我们邀你继续发问。
所以,还是贴出春风悦读榜。
亲爱的读者,你有什么想提问获奖作家的,跟评论告诉我们,或者上新浪微博@一点也不八卦的SHOW一点 留言,如果你的问题被作家“翻牌子”了,你可能会获得这位作家TO签的获奖书。
期待你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