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聚焦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三优协同”打造学校主导、家庭主责、社会协同的家校社共育“心”环境。
推进机制统领
优化协同育心保障体系
成立区心理健康工作专班,积极创建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区。落实经费保障,在财政资金中列入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儿童心理健康和家校社共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考核指标。各学校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育家庭教育的种子选手、骨干师资、志愿服务团队三级队伍200余名。
推进阵地统筹
优化协同育心赋能平台
成立“家长成长学院”,年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00余场。成立北仑区“心立方”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每周三、周六面向全区开展线下心理面询。村社家长学校每月开展讲座、沙龙等活动,共选树市级示范家长学校68所,累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家长6万余人次。推动家校社共育联盟建设,累计开展系列公益活动170余场次,为200多户家庭开展“一对一”心理支持,服务辐射1万余名儿童、近万户家庭。
推进关爱统管
优化协同育心服务网格
开展青春健康项目,累计开展培训6250余场,培训青少年17.7万余人次,培训家长13.87万人次。精准服务外来重点人群,为40万产业工人“小候鸟”提供假日学校、社会实践、心理辅导等服务;面向集卡司机子女“卡娃”开设卡家托管班,解决集卡司机的后顾之忧。重点关爱困境儿童家庭,联合区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广泛筹集资金,2023年发放救助金80余万元,救助200余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