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南浔世荣家庭农场的大棚内,150余株枣树苗木笔直挺立。农场负责人谢莹荣满怀期望:“预计今年10月就能挂果,弄不好是个新产业哩!”
谢莹荣种植的是名为“玉玲铛”的鲜食枣,原产地安徽阜阳,因为个大汁水多,曾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果品大赛拿下银奖。“‘玉玲铛’皮薄细嫩,遇雨水易裂果,包括浙江在内的长江以南地区因为多雨,一直没有种植。”阜阳市林科院副院长陈雷说。
只在北边种植的枣子缘何来了浙江?背后离不开一名“00后”大学生的努力。去年3月,20岁的朱静夷参加湖州职院提前批招生考试后,向旅游管理学院老师王兆成请教了一个问题:“去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跳水,一些农户弃种,部分大棚荒废,有什么好的水果品种可以替代吗?”
“安徽的枣子很不错!”王兆成立刻说。原来,王兆成老家在安徽,自己曾经种过几棵“玉玲铛”枣树,觉得口感很不错。“那能不能引到湖州来种植?”朱静夷问。“可以啊,但需要找到适合种植的地方。”
其后,朱静夷经多方联系找到了世荣家庭农场的谢莹荣,提出试种的请求。此时,谢莹荣正为一些水果品种长势不佳所困扰,便爽快答应。在王兆成的牵线下,第一批枣树苗木很快从阜阳发来,但由于没有带土球,又在学校搁置了几天,拿到农场时苗木都死掉了。
“再试试!”她又通过老师买来了10株苗木,直接发去了农场,在大棚内种植。
去年10月,10株枣树苗木有8株结出了果实。上月23日,在朱静夷和王兆成的牵线下,150余株“玉玲铛”苗木又寄到了农场,种进了大棚。
年纪虽小,梦想很大。今年2月,朱静夷和几个同学创建了“枣致富”工作室,为今后“玉玲铛”枣子的推广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准备。王兆成还带领她们,针对枣子采摘研发了2款取枣器,目前正在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能把学到的知识‘落地’到农田中,特别有成就感!”朱静夷说,目前他们正在向规模化种植推进,努力让这个“玉玲铛”变成农户致富的“金铃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