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杭州这位“国家队”成员 跟“1公里”较上了劲

    潮新闻 唐骏垚 梁洁2024-04-07 05:23全网传播量20.7万
    00:00
    00:00

    编者按:春抚大地,全国各地正加快谋篇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杭州未来科技城,是浙江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日,浙江日报蹲点这座杭州城西的未来之城,探寻“未来之新”。

    龙年开年以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域动作频频——

    签约落地总投资50亿元的大孵化器南湖科学中心成果转化基地项目,承接之江实验室高质量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揭牌智慧通航技术概念验证中心,赋能辖区内低空经济领域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及就地产业化……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要将创新成果产业化,离不开成果转移转化。

    在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条上,“从0到1”的原始创新被视作“最初1公里”,而“从1到N”的产业化被视作“最后1公里”。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必须破题“最后1公里”。

    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在杭州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当下,杭州未来科技城跟“最后1公里”较上了劲。

    全国寻“新”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从供给侧来看,需要有适合产业化的科技成果。科研重器是实现“从0到1”的关键力量。

    走进杭州未来科技城,就能发现这里是浙江科研重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10家浙江省实验室中,之江、良渚、湖畔和天目山4家集聚在这里;浙江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在这里……

    2023年11月,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中泰园区开园。这家研究院,由浙大与余杭共建,聚焦脑机接口、脑机材料、脑机病机制与脑机医疗的前沿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据介绍,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正创建临港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其目标不仅包括脑机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也致力于通过转移转化引领脑机产业发展。

    在盯牢辖区内科研重器创新成果、推动就地转化的同时,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目光还着眼于全国——寻找符合产业导向,具有产业化潜力的科技创新成果。

    2023年下半年,杭州未来科技城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手”,并启动“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概念验证赛),吸引超200个科创项目报名。

    今年1月,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专家领衔的“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商业开发与临床应用”等10个项目脱颖而出。这些技术落地,就能获得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近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杭州分中心在余杭投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是位于上海的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

    杭州分中心的设立,将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推动杭州乃至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

    打造生态

    “从科研到孵化再到产业化,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云伟看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长期主义精神。

    他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并非“对接好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那么简单,中间涉及到验证、评估、投融资、知识产权等诸多环节,“需要一个生态”。

    近年来,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共同推动下,杭州未来科技城正在逐步形成这样的生态。

    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见证了杭州未来科技城十余年的成长。他说,科技、人才、产业、资本等众多创新要素在这里集聚,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

    去年,为了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功率,余杭区内各大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平台、概念验证中心、专业孵化载体、产业资本、优质科创企业等联合组建了杭州未来科技城科创联盟。

    “目前联盟共有90家成员单位,覆盖了整个转移转化链条。”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产业发展部工作人员陈乐琰说,在联盟推动下已经签订了9个产学研合同。

    比如,辖区内一家新材料企业正在进行高频高导高速半导体芯片基板材料的研制开发,提出了在半导体基础板材料上的应用突破需求。在得到企业需求后,联盟链接产业上下游相关研发资源、组织专家交流对接,促成其与北航杭研院微电子信息中心达成合作并签署合作协议。

    今年,杭州未来科技城科创联盟还将重点推进“外循环”——进一步联动深圳、北京、西安等地,扩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朋友圈”。

    阳光雨露

    秉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杭州未来科技城以更好的政府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先看产业空间保障。

    近日,在2024余杭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总投资50亿元的南湖科学中心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签约落地。不久的将来,在南湖科学中心核心区块,就将崛起一个总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

    作为浙江首个省实验室,经过7年建设,之江实验室开始进入科技成果的“结果期”。而这个产业园区的目标,就会是对接之江实验室,实现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不仅如此,杭州未来科技城还在人工智能小镇内开辟一块产业空间,专门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从空间保障上解决项目落地的后顾之忧。

    再看增值服务供给。

    目前,为更好对接辖区内的科研重器,实现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沿途下蛋”,余杭区成立了“亲之办”“亲科办”等机构,专门对接服务科研重器。

    杭州未来科技城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接,为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科创平台的多个待转化项目进行概念验证、落地咨询、申报指导等服务,推动2个项目通过余杭区人才项目评审,获得三年600万元的研发投入支持。

    此外,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落地过程中,杭州未来科技城还快速响应投融资诉求、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快速确认等需求。

    郭云伟说,攻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仅关系到杭州未来科技城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将助力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责无旁贷,我们必须率先破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